武俠

本文劇透,不喜勿看。

《武俠》,其實沒有改變武俠。

這樣說,是因為中國「武俠」的「入場門檻」其實不高,任何作品,以俠客為經,武術為緯,即可列入武俠大家庭。武俠概念,恢宏、虛幻、隨時代而變。所以,《史記‧遊俠列傳》,是武俠;《七俠五義》,是武俠;金庸、梁羽生、還珠樓主、黃易……全是武俠。若問甚麼是武俠?相信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大體相同,然而細節相異的答案。

陳可辛心目中的「武俠」,如今大家看到了。似是創新,其實,還是相當傳統,尤以電影後半為甚。

電影後半部,主要刻劃父親對兒子拒絕繼承衣缽,失望之極的痛哀。父子情,於中外武俠作品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甄子丹飾演的兒子,亟欲改邪歸正,傷透了父親王羽的心。於是兒子自斷其臂,與父親大打一場(這亦是相當明顯向《獨臂刀》致敬的一幕),最終父親敵不過天意,再銅皮鐵骨還是遭雷殛而亡。這樣的橋段,不單沒有改變武俠,反而是乖乖地依循前人軌跡而行!

所謂的創新,所謂的「科學武俠」,主要集中於前半部。甄子丹改邪歸正,故裝窩囊,但求隱世與家人安靜而居,卻事與願違,迫不得已出手殺人,事後遭捕快金城武洞悉一切。其中抽絲剝繭的過程,運用大量特技影像,活脫給觀眾上中醫課。而且金城武角色性格戇直執著,惹來笑聲連連,確是與傳統認真、悲情的武俠片有所不同。然而,這只是新瓶,「改邪歸正」這舊酒尚在。

影像凌厲,剪接到位是《武俠》值得讚賞之處,然而主題之駁雜卻是最叫觀眾看得索然無味的地方。三大角色,各自心內有著爭鬥——甄子丹是正與邪,金城武是法與情,王羽是執著與放棄。要在兩小時的戲處理三個皆可獨自成篇的主題,肯定吃力不討好。所以,惠英紅處身其中已是超出本分的搶戲,湯唯有再好的演技卻也無從發揮。

電影評價之好壞,每在於是否相符於觀影前的期望。如我,本來期望陳可辛「改變武俠」,卻看出舊酒新瓶,更看出了駕馭主題失控之憾。陳可辛是我最欣賞的香港導演之一,但今次我看到的不是投名狀,更遑論甜蜜蜜。

中秋將至,正準備品嚐冰皮月餅,吃到一半卻吃出了蛋黃蓮蓉。再精緻也好,混在一起就是很不對勁了。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