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說的是食用那些。看到標題有其他聯想誤進的,抱歉,請回。
友人昨天一早,與一西人於超市狹路相逢,同欲染指貨架上僅存一包全脂奶,未果,慘遭西人奪奶,意難平,故於面書自爆洩憤。其怒氣,隔mon可感,旁觀者如我,憐香惜玉,勸君更進脫脂奶,惹來更激烈之罷飲言論,直斥脫脂奶之難喝實在非比尋常,難以容忍。
友人之論,稍見激烈,卻不無道理。奶,健康否,不在本文討論範圍,我只論味蕾快感。奶之香濃,仰賴其脂。脂脫,如東坡肉失肥膏,如尤物失乳房,尚有幾多意思?喝奶這回事,實不宜又怕痕又怕痛,惺惺作態。
奶,是上天賞賜人類的其中一件美物。看似平凡,毫不亮眼。但只要一天未置之於舌頭間打轉,一天你就未能領略那一泓白色在骨子裡的騷處。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寇比力克名作《發條橙》中一群小混混,也愛喝混有迷幻藥的奶。
單獨喝,全脂乃不二之選。記憶中,土炮「十字牌」最合脾胃。玻璃瓶裝,冰得要命的,更佳。新興的甚麼北海道,沒多大感覺。
衍生出來的煉奶、花奶,更肥,更罪惡,但也更誘人,那是港式奶茶咖啡華田horlick的靈魂。茶餐廳裡,一方尋常麵包,只要烘得剛好,掃上些須牛油,再加一大匙煉奶,就是草根得可愛的美食。稍稍燙嘴的厚切方包,香氣混和了微溶的牛油和煉奶,一試難忘,永遠的叫人魂牽夢縈。
很多甜點缺了奶就成不了事,這個大家想像到。但不少菜式也可以用上奶,例如炒蛋加上適量的奶,更為鬆軟,可謂蓬蓽生輝。用花奶來煮咸牛肉麥皮,更是無上佳品,可惜世人多食古不化,冥頑不靈,以為牛奶只可煮甜麥皮,咸牛肉只可以製三文治,故本人之秘傳佳餚,只能列於「重口味菜式」之列。不惜煲者苦,但傷知音稀。
有些人愛奶愛得有點瘋,喜於不可能處尋可能。網上流傳用鮮奶煮韓國辛辣麵,謂味道上佳云云。我也身體力行的試用滾熱鮮奶泡合味道香辣海鮮杯麵,真夠騎呢了吧,但,媽的,味道確是有驚喜!竟有幾分像芝士焗龍蝦那伊麵底!
這些玩意,偶一為之還可,長久為伴的還是尋常奶茶吧。喝西茶時,我喜歡「先茶後奶」,慢慢把奶傾注於上好紅茶中,看那像原子彈爆發時的蕈狀雲。每次看,都不禁驚嘆茶杯裡的風波也可迷人如此。小銀匙,調調攪攪,連同閒書一本,很多個周末下午的明媚陽光,就是這樣調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