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聯慘敗於同市宿敵曼城腳下,或許真的年紀大了,竟沒太多不岔。反而使我念念不忘的,是對家意大利前鋒巴洛迪利轟進首球後不可一世地展示的「Why always me?」T恤。
不如坦白地承認吧:是,愈「寸」的人,愈得我心。連這個有「腦殘」渾號的巴洛迪利,自昨晚開始,厭惡感竟出奇地不增反減
杜月笙認為:「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沒本事而大脾氣的,滿街都是,其討厭不亞於圍糞蒼蠅。我不認同杜大亨的是第二點,有本事有脾氣的,在我心中並不二等,反而有著難以言喻的魅力。像寸到出汁的摩連奴,我對他的仰慕坦白說只會比對費格遜更甚。
所謂藝高人膽大,寸人者,也非底氣十足莫辦。寸,其實很冒險很義無反顧的一條路線。若有失敗,必遭對手奉還以數倍的訕笑謾罵。所以,想寸,想有型,背後的苦功必不可缺。人前顯貴,背後受罪,道理總是不變。選擇做好好先生的話,嗔拳不打笑面,日子一定過得舒適——不過就是太舒適了。
所以,為嚇醒貴族而創作驚愕交響曲的海頓、慷慨就義的譚嗣同、拒絕為希特拉拍宣傳片而出走的費立茲朗、因主持美國原住民而拒領奧斯卡小金人獎座的馬龍白蘭度……這批前人,在某些人心中肯定或多或少都有點寸,但在我眼中他們全是有型之士。寸得起,無疑是艱苦努力後的一份大獎。
巴洛迪利昨夜公諸於世的這T恤,不同尋常過了一季就換款的球衣。「幹嗎總是我?」,這種問題在人生中可以提太多次了,衣服也可以於適當時候一穿再穿,永不過時,多好。有誰看到的這件潮貨的,麻煩給我捎來一件,萬分感激。
哈哈,寸到出汁的摩連奴正是我最愛的教練!
英雄所見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