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馬2012‧半馬回憶錄

一、備戰

曾幾何時我一公里也跑不來,後來參加了兩次十公里賽已覺得是人生奇蹟。約半年前某天,突然心雄,決意再進一步,挑戰半馬(約二十一公里)。自此以後,沒系統地增加跑步距離,由六公里漸增至賽前兩星期的十八公里。當十八公里也能慢慢跑畢,也就當自己有能力跑半馬了。

這半年的練習,給我的得著至少有兩個:一、體重減輕;二、終可在一小時內跑完十公里。

在網上搜尋過,參加者在賽前一星期,應該刻意「儲碳」(簡單來說是改變飲食習慣:賽前四至六天盡量少吃碳水化合物,然後賽前三天則刻意多吃),那我就照辦煮碗好了(有藉口給我放肆,何不?)。

這就是所謂備戰。

二、比賽

聽從各路網上英雄教路,比賽當天起個大早吃個足料澱粉質早餐,以期在用餐後兩小時,食物能及時轉化為能量。我的選擇是:完整一包的美心糙米芝士麵包,賣飛佛,非常充實。

8:45才起步,我在賽前一小時已到尖沙咀安放行李,然後熱身。在尖沙咀起步,於我是首次,距離近了,乘地鐵也沒有之前清晨參加十公里赴維園時的擁擠。

拉筋、緩跑,時間彈指而過。扣上臂袋,調好iPhone,塞上耳機,一切準備就緒。大夥浩浩蕩蕩的,準時於The One外的彌敦道出發。

隔著耳筒也能清晰聽到參加者的歡呼聲。是的,這麼一刻,終於來了。賽前預定自己於兩小時十五分鐘內完成,心裡暗自祈求成功。

沿途賽道甚為狹窄,跑手眾多,想快也快不來,就安於以均速前進。耳機傳來「豆瓣FM」的隨機音樂,下一首樂曲是甚麼,與前面的賽道一樣,同樣是充滿未知之數。既來之,則安之,內心倒是平靜。

訓練有功,以往是捱完的十公里,現在跑過了也幾乎渾然不覺。但一瞥手表,糟了,已花了整整一小時!能否於一小時十五分內跑完餘下的十一公里?我真的沒把握。因為之前有人跟我「分享經驗」,說自己用了一小時左右跑至十公里,但最後須多耗一小時半才能衝線!想起自己從沒於斜路操練,想起那傳說中的「傷心丘」——西隧口。沒法子,只能硬著頭皮提速前進了。

跑得愈遠,那類似防蚊用品的味道愈來愈濃,後來才知道那是醫療輔助隊人手一瓶的松節油。愈來愈多人停下來擦油、休息、拉筋、步行,老實說我也漸感到力不從心,出了西隧後的斜路一段接一段,相信我的速度比步行也快不了多少。

半馬與全馬的距離牌交替於路上出現,不禁幻想有朝一日若能跑全馬是怎樣的激動。跑過十八公里後,我知道餘下的每一步都是為自己締造新距離紀錄,再加上沿途吶喊的人群漸多,步伐又開始快起來。

跑至維園,遠遠看見終點那一片綠,咬緊牙關衝過去,終於在「FINISH」標示下跑過。一看時計,兩小時十分鐘,幸不辱命。

接著,吃蕉吃鴨梨吃能量棒,大家做的,都是一樣吧。

三、賽後

歸家途中,從即時新聞得悉有半馬跑手衝線後猝逝,心頭自是一陣難過。後來在面書看到有些人在事後孔明,「早就說過別要硬撐」云云。

長跑磨練意志,欠缺堅持一定失敗。然而何謂「堅持」,何謂「硬撐」?望專家能指點迷津。

不幸猝逝的參賽者,早有十公里與半馬賽事經驗,年紀又輕,竟也出事。未來若是挑戰全馬,甚麼情況下該「堅持」,何時才應停止「硬撐」,是我必須知道的。

再稍後,得悉陳冠希以Sub 4(四小時內完成)成績跑畢其個人初馬,相當意外。(賽前看他自己上載的練跑片段,竟戴著monster beats大耳機跑步,相當「不專業」!)

如此佳績,再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得不予以肯定。就當他比一般打工仔有優勢,不用工作,可以全情訓練。但問題是:愛迪生先生大可以吃喝玩樂。練全馬,還要達致Sub 4成績,肯定要吃苦,肯定不是鬧著玩。

記者在陳先生衝線後即邀請他發表「洗底感言」,感覺就像有人在你的婚禮,當著你新婚伴侶前就你的精彩情史大問特問一番那般掃興,難怪陳先生無名火起。

陳冠希,好樣的!你今次的造型或許改變了未來不少潮童的跑步裝束,但看到是你的成績——你的成績使我「大受打擊」!

就算不求Sub 4,但願我有朝一日也可以跑畢自己的初馬!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