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麥來了十天。
這十天,我看似如常,實情是倦得想吐。歐國盃加上老麥這個組合,簡直是謀殺了我的深夜,我的睡眠。人家新婚燕爾的晚上,相信也沒我這麼疲累。
老麥的竄擾力,不下於法比加斯。成功把我弄醒後,卻如巴神入球後的一臉冷酷。這兩歲英國短毛貓,精力過人,實在拿牠沒法。唯有嘆句:若英格蘭有像牠這樣特質的球員在陣,說不定可以挺到四強。
香港人愛稱養貓者為「貓奴」。這個自嘲味濃的稱呼,背後藏著的是一份溺愛。是的,溺愛,不可能不承認,否則我想不到甚麼力量能使我一晚給弄醒幾次,依然怒氣全無。
貓猶如此,人何以堪。帶孩子,艱難十倍吧?
除了睡眠,我看的網站、書籍,逛的店舖,花的金錢,近來都因老麥而起了變化,相信這是每個貓奴的必經階段。提著沉甸甸的貓糧貓砂回家時,其實想不到我有這麼一天。向來感情泛濫,愛貓也愛得瘋,但怕接受不了牠離開,所以乾脆不養。但這一兩年,很多想法都改變了,難怪人家說男人三十是個分水嶺。
把老麥接回來,是緣份。因為嘴上有兩點,原主人叫牠作「祥嫂」,但我接受不了這名稱,更不想每次喚牠就想起爭產,所以決定為牠改個新名字。翻來覆去,想了千百遍,終於定下了一個充滿港味的稱呼——老麥。廣東話稱臉上的痣為「嚜」,「嚜」與「麥」諧音,同時香港人也愛稱麥當勞為老麥。所謂溺愛,相信就是從決定這個名字那刻經已悄然滋生。
在對待動物方面,中國人是個極度作孽的民族。如果能在我的生命中,能善待一隻小動物,好好的把牠照料直至終老,相信怎也不會是一件壞事。
老麥,請別介意斗室狹小,讓你無處可躲,也請你原諒我不是每夜也能及早回來陪你玩。只希望我可以在能力範圍內給你最好的。不知道我們能共處多少時日,但每一天,我都會珍惜。你也許不是活得最優悠的貓咪,但有你,我肯定是最幸福的主人。老麥,謝謝你在這刻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