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著私心去旅行
這個周末,陪蝦嫂到南京參加女子半馬。無啦啦咁好死?是的,蝦叔當然無咁好死,為的不過是一段舊情。
訪問過一些長跑高人,聽他們說,開始長跑是因為誤打誤撞報名參賽得獎,類似明星說自己入行是因為陪人家選港姐那種。「馬拉松跑幾長我幾乎唔知!」
「跑得好辛苦架第一次,後尾要行返終點。」行?那麼你「行」出甚麼時間?「兩小時五十幾。」
已經忘記當時我在內心罵了多少句粗話。更多的時候,聽人家說開展長跑,是因為減肥,蝦叔也不例外。
十數年前,蝦叔曾有段短時間在南京唸書。閒著沒事,就打算試試跑步。對我來說,這是壯舉。之前不是沒試過,但坦白講,跑400米,運動場一圈,也是吃力非常。
不是吧?是。
可知道,對於一個體重120多公斤,腰圍40多吋的人來說,跑幾百米,不是大家想像中的簡單。
還有,跑步對胖子來說還有一個很大的心理障礙:他們總會覺得一跑就「dun下dun下」,這種異相的景象,會惹來全地球的人圍觀。所以,他們付出的勇氣之大,實在是一輩子沒怎麼胖過的人所想像不到。
但就是有一天,球已踢了太多次,場邊恰巧有條跑道,蝦叔忽然受到感召,邁開了步伐。反正沒太多人認識自己,樣衰都沒所謂。
那次一口氣跑了三圈,1200米。
這個長度,如今大家熱身都嫌少。那時蝦叔對跑步還不太習慣有「公里」概念,只道自己跑了四位數的米數長度,好威好威——原來我也可以的。
之後,就一直跑下去,直到今天。跑步令蝦叔甩掉脂肪一堆,還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這是後話了。
這些年來,不時都想起這個球場,一直都想回來看看。沒料到,一晃就十數載,再回來時,也是因為跑步。更想不到,再次眺望這個起點時,自己已經完成了八個馬拉松。
舊情難忘,有緣重溫,還得謝謝蝦嫂給予機會。
南京大學鼓樓校區運動場
二、大陸比賽的新意思
從旁觀的角度而言,論氣氛,論「佳麗」,坦白說南京浦口女子半馬絕對比不上早前的香港nike女子10公里賽。但它有些新意思,值得一談。
1. 選手包
送跑衣司空見慣,但今次比賽連跑褲也送了。此外,選手包中還有雨衣、膠布,甚至冰袋、面膜、止汗劑、肌內效貼布、繃帶、明信片等。
蝦叔把這些東西在臉書秀出來,不少跑友都認為跑衣褲的設計不差,只是對服裝品牌與簡體字「有意見」。蝦叔有同感,但也覺得無可厚非。問心,香港有哪些賽事的跑衣設計能優於這個?
比賽選手包派送物資不少
2. 參賽手冊
尋常參賽手冊中,不在外乎是提供賽道資料、交通資訊,還有就是一些主辦單位或者官僚所撰的一些你一眼也不會看的文字。蝦叔在沒有期望的情況下翻閱這次女子半馬的參賽手冊,意想不到竟發現有以下不常見的章節,例如:
1. 給女性跑者專屬的10點叮囑
2. 女跑者夜跑注意事項
3. 女性跑者不可或缺的3大營養素
4. 推薦女性跑者5種髮型
以上這些,其實大家不知道嗎?不是。但它在參賽手冊印了出來,至少可令參賽者體會到大會對一個女性專屬的賽事,還真有用過心思,獻出過誠意。
參賽手冊中指導女跑手紮頭髮的一頁。
3. 完賽獎牌
完賽頒牌的並非踢死兔花美男,但今次賽事的完賽獎牌模擬髮簪,且有代表南京的梅花圖案,其設計別具匠心,受到不少網友讚好。
完賽獎牌也是髮簪一枚,圖案設計採用南京市花梅花。
近代歷史上,南京對女性來說,象徵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如今,一場女子專屬路跑賽在此舉行,可說別具意義。
時代在變,路跑比賽也難以不變。以南京這次女子半馬為例,它不是完美,相反,它可以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但不得不承認它也試圖在不同方面,為參賽者帶來更豐盛的體會。
這點,值得全世界得過且過,固步自封,辦賽思維長年如一地落後的主辦單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