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叔】
沒有網絡會不會跑?我的答案是:會。
因為沒有網絡,人還是會長胖,這是千古不易的定律,又怎能不跑不運動?然而,跑的多寡,也許就會稍不如前,甚或大不如前。
沒有網絡,就沒幾多人會知道你這個月欠幾公里才夠200公里的目標。反正跑190多公里也不賴呀,最後一天太累了,無謂勉為其難。
沒有網絡,你周末去跑了多久也沒人知曉。太陽如何不饒人,你如何咬緊牙關挺過一隻私家全馬,苦苦幹了也沒人為你喝采吶喊。算了吧,無謂難為自己,臨時「切碎」,半場退出,又哪有問題?
沒有網絡,你還會遠涉重洋北討南征?會還是會的,但選得也許更慎重了。一來沒有facebook跑友一窩蜂問你「抽左東馬未?大阪入飛未?」;二來你去了拍下千張照片,也只能給自己欣賞。最多最多有親戚朋友偶爾來訪,把握機會迫他們看看你的威水史吧,只能如此。
想到這裡,沒有網絡的跑步日子,好像很寂寞似的。雖說跑步是一個人的運動,但到頭來整件事根本一點也不「一個人」。網絡就如冷氣、汽車、升降機等等,一旦試過了,我們從此回不過頭,再也沒法想像沒了它們會怎麼辦。網絡這東西,一旦與跑步成了朋友,它們就像綠茶與紅豆那般珠聯璧合。
古語有云:「富貴不歸,如錦衣夜行。」同樣的,辛辛苦苦跑完,卻藏著掖著不給人知道?難矣!老子如此壯舉,巴不得宣揚到整個亞太區去!跑錶的紀錄功能,值錢之處正在於此!
不禁想,在網絡未如現在風行,在無法「呃like」的時代,練跑也就只能為了自己。在這種情況還會孜孜不倦去跑的人,其實他們對跑步的鍾愛,會不會比今天的我們來得更為純粹?
儒家有個概念叫「慎獨」,就是說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也該慎重行事。身為跑者,尤其像我這種上網成癮的人,有時也應該想想: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我又會怎樣對待跑步?
【蝦嫂】
我承認facebook真係一個跑既好大推動力:
1) 見到別人跑,特別日曬雨淋都出去,我就會覺得冇藉口偷懶。見到別人的月結、速度、練習內容也不自覺想跟想進步。
2) 網路上有太多海外賽、旅跑、本地路線、呃like熱點等資料,好多都好吸引,平日唔跑多D點應付?
3) 除左練習之外,好多時係跑去影靚相、為左出post抒情,另外也會約網友去跑啦。
但冇得上網冇得出post就唔跑?So naive! 毋忘初心,記得當初踏上跑步機是為了什麼?是減肥keep fit!之後去跑街是為了減壓發洩,去練跑都是為了跑馬拉松遊世界。所以其實都不是為了跟風為了呃like的「人跑我跑」。所以就算冇facebook,冇出得玩IG,我也一樣要運動。
就算有些人因為社交媒體而開始運動、開始跑步也不是壞事,至少大家都做正面的事。反而值得思考有無不良習慣,例如個個星期去比賽、每次也要快/跑好多、過度訓練、俾過份壓力、太多資訊同建議等。
以下係取自”black mirror”其中一輯,睇完之後常常提醒自己,自信不是由”like”來建立,畢竟這是虚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