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叔】
我慣了吃飯,最好是熱的。退而求其次,壽司、魚生飯那類,也可。
習慣從何而來?好像是2015年台北馬拉松,那次賽前吃了一整盒壽司與「梅子飯糰」,就跑出了一趟20多分鐘的PB成績。從此以後,就有意無意覺得馬拉松賽前應該吃飯,說是信邪甚麼都好了,感覺就像當年白蘭斯賽前一定要吻吻巴夫斯的光頭才安樂。
岔開一筆,這個在台北的「梅子飯糰」也有故事。話說當年飛抵台北之後,我們立即前往著名跑步主題餐廳「Rest & Run活力廚房」用餐。碰巧鄰座有港客,言談間得知大家同樣出戰台北馬,就慨贈了我們兩隻「梅子飯糰」。

還是說回賽前早餐吧。
有時候下榻酒店附近沒有便利店之類東西,又想吃熱飯(總之不是壽司那種冷飯),酒店又沒有微波爐,怎辦?我試過夜間在外邊買熱騰騰的飯回來擱著,到起床時微溫尚存,總算稍比吃冷飯強。
不久前在武漢更大鄉里地初次見識祖國食品加熱技術。在超市買了個「自熱米飯」,一大盒沉甸甸的。賽前清晨按指示拆開,才見內面有鋁袋裝著的餸菜,還有透明水狀物一大包。據指示,把水倒進盒子底層空格,然後把飯菜擱在上面等幾分鐘就可以開餐。完全不用微波爐,連暖包之類的東西也不需要。
未幾,飯盒即傳來水煮沸了的聲音,更不停冒煙。時間一到,發現飯已蒸好,吃下去味道是可以將就那種,熱度卻是絕對燙口。
吃過這盒飯之後,抱著fun run心態當然沒有PB,但那次玩得開心,卻倒是的。
【蝦嫂】
馬前早餐我無蝦叔咁姿整,一直唔係飯桶,少食飯。
食乜?大家都知跑馬拉松要半夜起身準備,為爭取更多睡眠時間,當然唔會搞好多野仲好似平時咁煮藜麥排到靚晒咁先食。所以,我選擇係最普通的——杯麵。
實不相瞞,我係幾鍾意食杯麵的。鍾意到係,有即食麵同杯麵擺喺我面前,我都仍然會揀杯麵。(蝦叔經常聞之搖頭,覺得我唔識食)更何況,跑馬之前,奉旨要食,杯麵更成為我不二之選。
跑海外馬,住酒店一定有熱水壺,咁就一定可以沖到杯麵。而杯麵在好多地方亦唔會難買,我最喜歡係海鮮味道。當然,賽前唔建議大家食太辣太油重口味野,最緊要係知道自己腸胃受到乜受唔到乜。
馬季不時要在冷風冷雨中作賽,一杯熱湯麵落肚,比賽都會有力氣啲。
至於飲品方面,我亦會選擇最簡單的清水。因為知道自己腸胃一般,就唔敢亂飲運動飲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