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若夢,為歡幾何

IMG_6263-768x1024.jpg

星期日上午在街馬初嚐打氣滋味之後,但願自己以後比賽無論多疲累,都要對水站義工或沿路打氣的群眾簡單說句謝謝。

星期日的天氣對參賽者來說顯得濕熱,但對負責打氣、派魚蛋燒賣的我和蝦嫂來說則算是合適。主辦單位對我們愛護有加,負責站的位置在橋底,即使遇上烈陽或下雨,任務也不會大受影響。

就如跑步,一兩步當然沒甚麼,跑幾萬步就是問題——原來喊兩三小時「加油」,也令人挺累的。

然而,我們派的燒賣、魚蛋,大會早已派義工安排好。再加上天氣不賴,我和蝦嫂只是「坐享其成」,實在不好意思說甚麼辛苦了。

相比之下,在天氣更冷的地方,市民自發上街打氣,甚至提供私貨補給,才是更加不容易。明明氣溫冷得直打哆嗦,但那42.195公里的征途上還是會心頭一熱,就是多得這些有心人。無論跑得快還是慢,跑手總能感應到。

想到這裡,雖然我無法在比賽時維持幾個小時的高速奔跑,但維持幾個小時的落力打氣,我仍會竭盡所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來主辦單位希望我們一如以往的落場參賽,是蝦嫂忽發奇想,說不如這次我們改當義工。我想,也好的,反正從未試過。

隨便翻開一本大型長跑比賽場刊,都會知道舉辦一場稍具規模的賽事都牽涉很多人力。所以,參與一場馬拉松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

當然,沒幾多人能有資格像香港馮宏德那樣成為國際級賽道丈量員,甚或像Dave McGillivray那樣成為波馬賽事總監。身為普通跑者,偶爾把握機會去打打氣,其實也是給自己一份與別不同的馬拉松回憶。

參賽者紛至杳來,一張張面孔,熟悉混雜陌生。高峰時刻,人聲鼎沸,熱鬧歡騰。冒著煙的魚蛋燒賣,沒三兩分鐘就要再換一盤。

看到這樣的情景,縱然頭沾寶礦力,身染咖喱汁,其實又何妨呢?

忽然想起《醉翁亭記》:歐陽修說自己快樂,是因為看到眾人快樂。以前一直覺得他只是唱高調扮嘢,但直到這一刻,我才有點明白這位古人也許所言非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年街馬有32.195K的賽事,最難忘的是比賽中途缺水,弄得我要半路走離賽道去七仔買水。事後,我也老實不客氣的寫了一文「紀念」這次奇特經歷。

今年我沒跑了,事後聽到跑友的評價對賽事也是有讚有彈。不過整體而言,大部分都認為賽事有所進步,尤其是比賽途中更是充滿歡樂。

上周在《晴報》專欄寫過一篇「獎牌原是身外物」,我說,比賽完了,真正令人牽繫心頭的,是「一切外人看來毫無特別,但偏偏在你心頭烙下印記的賽場零星點滴」。

如果今次我和蝦嫂派的魚蛋燒賣,能為大家的跑步比賽經歷添上一絲一點美好回憶的話,那是我們的幸運了。實不相瞞吧,各位跑友踴躍前來幫襯、拍照,甚至道謝,我們的收穫又豈會比大家少呢?

跑步令人成癮,比賽令人陶醉,完全就是因為在那段時間,我們可以暫時抛開一切現實生活的身份地位。平日的你,可能看見鮑蔘翅肚也不會動容。但在賽場上,你會為吃到一口魚蛋燒賣樂得像個孩子般。

這一刻你才驀然想起:有多久沒這樣孩子氣過了?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