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觀影感想才提到自己對不少跑步電影的灑狗血情節不以為然,沒料到旋即看到這部寫實非常的跑步片子。未至於感動落淚,但看到最後,雞皮疙瘩,坦白承認,是有起的。
2017年7月,Nike在台灣挑選了一批素人跑手參加「FAST 42」訓練營活動,目的是要他們以2017年12月的台北馬拉松為目標,突破自己全馬最佳時間。這支隊伍實力非常不俗,平均全馬PB為 3:32:17。國家地理雜誌就把這個為期14周的計劃拍成了紀錄片,叫做《透視內幕:突破全馬》。
雖然,一看就知是Nike的軟性宣傳。但即使如此,影片仍堪觀賞,只因它拍下了馬拉松跑手的訓練實況,而訓練營的內容亦足以叫旁觀者羨慕不已。
雀屏中選的一眾跑手水準不俗,有緣聚首訓練14周本已頗為熱血。能受台灣奧運國手吳文騫指導,又有專人抽血測量VO2 max度身訂造訓練課表,長課還要有在Breaking 2跑出2:00:25的肯亞好手Eliud Kipchoge陪跑,相信沒哪位跑者會覺得這個package不吸引。
每個馬拉松跑手都有故事,數十FAST 42隊員當中,就有數十個故事——來自五湖四海的受訓者,有曾經重達110公斤的sub3跑手,有把IG跑步女神追到手的帥氣警察,有承傳祖業的甜品店東主,亦有害怕遺傳病的中年媽媽,個個都像你我身邊會遇到的人。為了減肥,為了健康,大家開始跑步本是各有前因。
就如托爾斯泰所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同跑手也承受著不同壓力——有的因為工作未能謹遵訓練課表,有的花太多時間投入訓練而遭到家人詰問。為馬拉松認真過的各位,這些情節,又怎會陌生。所以,來到結尾看到他們衝線,無論是大破PB,還是功敗垂成,你都會不期然憶起自己如何一路走來。
跑馬拉松,付出無限心機去追成績,大家都明白這些expectations只會great在馬拉松跑者同儕之間。外行的家人朋友,確是很難理解這些不能變錢的甚麼「超四破三」意義何在。
對絕大多數跑者而言,你再努力再怎樣所謂「突破」,都仍然肯定與世界級跑手還有一段極遙遠的距離。現實一點說吧,你的甚麼PB最終只得你自己在乎。但這又何妨呢,人到一定年紀當會明白,努力做一件哪怕只得自己在乎的事,無論成功失敗,每次想起已經覺得很是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