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油可會是跑步神油?

20200812 cbd

上環半山一帶,有不少好chill的cafe。最近在大安臺新開了一家,上星期,我和蝦嫂去坐了一會。

留意到這家店,是因為它號稱是香港首家CBD cafe——今次要談的,不是這家店,而是CBD,近年在外國運動界頗為引人談論的一樣東西。

CBD,是Cannabidiol的簡稱,在中文維基百科,它譯為「大麻二酚」。在網上中文討論它的文章漸多,英文的自然更是多不勝數,全因為它的療效引來關注者眾。Jelly Beans去年推出含CBD成分的糖果,據聞旋即賣斷貨,更加反映了CBD甚具「錢途」。

cbd3

在跑友都熟悉的Runner’s World網站搜尋CBD,你會搜到文章若干,告訴你什麼是CBD,告訴你CBD如何協助你提升運動表現。其中一位作者道格拉斯(Scott Douglas,Running is My Therapy、Meb for Mortals、26 Marathons等書作者)更於去年出版了The Athlete’s Guide to CBD一書,這本書的副題是「對抗疼痛、炎症,以自然方式加速恢復、改善睡眠」(Treat Pain and Inflammation, Maximize Recovery, and Sleep Better Naturally),CBD對運動員的作用,由此可見。

隨便找個CBD網店,你會發現由肥皂糖果到狗糧,CBD產品可謂五花八門。文首我提及的那家cafe,我和蝦嫂就去喝了CBD冷搾果汁。對運動員來說,比較常用的是摩擦膏、按摩油,以至各種口服劑。由於其價錢不便宜(例如我在香港一家售賣CBD的網店看到一瓶一安士的軟膏,索價港幣480元),所以一直以來頗有爭議,網上產品試用報告亦有不少。相信的覺得它確是有助放鬆、紓緩痛症,不相信的則覺得它是炒作產品。

其實CBD在運動界惹來關注也不無原因——在2018年起,CBD被世界反禁藥組織WADA剔除出禁藥之列——也就是說,這東西以前專業運動員是不可以服用的,但現在可以了。在運動愛好者眼中,WADA此舉間接是對CBD的一種「加持」。因此,業餘運動員對此莫不躍躍欲試。

cbd2
美國女子足球明星拉皮諾(Megan Rapinoe)

搜過外國一系列文章,我發現目前雖然有職業運動員樂用,甚至為CBD產品代言(例如Sports Illustruated去年年度運動員,美國女子國腳拉皮諾Megan Rapinoe就是一例)。但在長跑圈中,高手對此保持距離者卻似乎更多。例如美國女子馬拉松精英選手Becky Wade、Molly Huddle等就「唔敢搏」,因為CBD雖然合法,但單從產品標籤,你難以確保產品是否含有例如THC等目前違法的成分混在其中。若單純為了放鬆鎮痛就捲入禁藥風波,那未免不智。

在蘋果一篇訪問看到,CBD在香港是合法的。對於我這種業餘過業餘的運動愛好者而言,完全不會有禁藥的顧慮,它若真的能助人健康地放鬆、促進恢復的話,效用也實在令人好奇。至今我自己還未試過,有機會試用的話再告訴大家好了。更建議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不要只聽我說,請到網上多做資料搜集,看看這種新產品是否於您有助。

玩物養志

20200802 玩物養志

沒有誰還會覺得「玩物喪志」吧?越來越覺得,玩物是長知識的理想方法。電玩,已是一例。

疫情期間,大熱的《動森》就教紐約博物館提供四十餘萬藝術展品;Ubisoft《刺客教條》又給大眾免費下載教育版,玩家可以漫遊古希臘與古埃及世界;微軟也沒閒著,同樣為著名沙盒遊戲《我的世界》推出免費教育版。早幾天,才看到朋友與其幼子玩《我的世界》玩過不亦樂乎。

造福玩家,賺了宣傳,更建立形象。遊戲公司的這一著,實在是少少笨多多精。

昨天看《信報》香睿剛專欄,才得知PS4《對馬戰鬼》遊戲背景是日本鎌倉幕府時期,對抗蒙古軍入侵的一段歷史。作者盛讚此作製作細緻,目前坊間也在估計它是否會在PS5重製。值得一提,據說這遊戲(又)有中國玩家投訴,認為遊戲角色殺害蒙古軍是「反華」云云。

說到關於「中國人民感情」的遊戲新聞,除了switch「動森」下架那宗之外,其實早前另一switch遊戲《世界遊戲大全51》也有些小風波——任天堂找來大陸團隊為遊戲錄製中文版配音。原本老任要求團隊說臺灣腔,但團隊最後「成功爭取」以大陸腔錄音,也就是現在的版本。這事在兩岸惹起怎樣的爭議,不難想像。

找大陸團隊扮臺灣腔,這事本身其實已頗為騎呢。但撇除配音問題,我想說的是,《世界遊戲大全51》確是個很長知識的好遊戲。

一如其名,此遊戲就是世界各地桌上小遊戲的結集。有棋,有牌,有足球機等等,乍看之下似是一碟廉價炒雜碎,將網頁免費小遊戲惺惺作態地趁switch一機難求之下大撈一筆。

我對老任第一方出品頗為信任,加上本身對此作有點好奇,所以沒管太多就把遊戲買了下來(反正以switch遊戲來說它只屬中價)。稍玩過後,已發現其畫面質感、對戰功能等已對得起價錢。

更重要的是,此遊戲會令你認識不少世界經典古老遊戲。其中有些頗為簡單,例如非洲的播棋(Mancala),要贏電腦沒幾多困難。但有些則不太容易,例如法國的點格棋(Dots and Boxes)已足夠把我難倒。

此遊戲最令我欣賞的,是遊戲巧妙地向世界傳揚日本傳統文化。例如花札,單是48張牌背面的動植物圖案,已蘊藏了不少日本十八世紀的歷史文化習俗。遊戲中加插了以孖寶兄弟的花札牌,更在提醒大家任天堂在生產遊戲前,正是一家以製作花札牌起家的公司。

22377452726_1db7b41878_z
任天堂目前在發售的花札牌

又例如將棋,自從有緣在「將棋之鄉」山形縣天童市跑過一趟半馬,已對這種傳統日本棋類遊戲格外有印象。如今《世界遊戲大全51》收錄了遊戲,在其易明的教學與試玩之下,終於搞懂了這遊戲是怎麼一回事。

IMG_0307
2017天童西洋梨半馬途中我遇到的「將棋」

日本將棋與中國象棋及西洋棋並稱三大象棋,在華人世界相對來說愛好者較少。但在日本,這是國技。優秀的日本將棋棋士,是超級國寶。例如羽生善治,就曾拿過「國民榮譽獎」。這獎,日本史上只頒過給二十多人。現在爆紅的花滑選手羽生結弦,就是兩年前的獲獎者。馬拉松界(甚至應該說是田徑界)呢?截至目前僅有一人,就是曾打破世界紀錄兼奪奧運金牌的高橋尚子。

查著查著,我更查出了一套幾年前的電影《聖的青春》。此片描述天才而早夭的棋手村山聖,其中羽生善治的角色也佔了若干戲份。村山聖真人身型肥胖,電影找來松山健一增肥飾演。松山在這部戲演出不俗,看得人黯然神傷。

mp57814917_1454467017206_2
村山聖(左)與《聖之青春》中的松山研一

好了,再說下去,根本不會說完。你看,不須一個遊戲,單是52分之1個遊戲已可令我漫遊網海多時,老任真是一家不簡單的公司。

(任天堂公司本身也吸引了我買了兩本書——《遊戲結束》及《任天堂哲學》,略略翻過又是頗見精采,今篇已寫太多,有機會才再談。)

#怪胎無誤
#打機最後打到最後是把機擱下去看戲讀書

敞開蒼涼的大門

曾說過對「戀愛真人騷」看不下去,因為那時覺得戀愛是不可能拍出真人騷的。

戀愛萌芽的一項重要養份,叫做私密。只要一個鏡頭,在你知情的情況下拍著你,你還可以由衷的說話麼?

就連看似最真實的「紀錄片」,不少人都覺得頂多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紀實。其中討論,在1922年首部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拍出以後就沒有停止過。(題外話:對此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留意一本叫《弗拉哈迪紀錄電影研究》(Robert J. Flaherty:A Biography)的書。)

所以,《慾罷不能》(Too Hot to Handle)我還看得下去,因為至少當中的鹹濕,倒還不失真實。《雙層公寓》那種談情?只能是一場戲。

直至最新一輯,其中一位參加者木村花自殺消息傳出,我才改了觀。

《雙層公寓》的老粉絲,當然訝異不已。我也在好奇心驅使下,點開了這一輯來看。斷斷續續,有事沒事就看一兩集。而今仍未看完,但也看到木村花出場了。

這次我終於覺得「值得看」,說來也其實不免殘酷——因為木村花自殺,才使我理解到這節目不只是一場戲。參加者在鏡頭以外的生活,方是貨真價實的真人騷。

未有網上的那些年,一齣戲,看了就是看了,你不會再有排山倒海的補充資料等著去發掘。現在,愈是熱門的節目,網上討論愈是繁多。傳媒的跟進報導,愈是無孔不入。

就像這一季的《雙層公寓》,你想八卦,有無數傳媒幫你起底,你也可以逐個人物找出IG去follow。還不夠?籃球員田渡凌的球賽表現,到意大利型男佩佩的漫畫作品,你全部在網上可以輕易找到。

哪怕是在節目中吃花生的一眾藝人同樣不能倖免,例如諧星山本亮太與蒼井優閃婚,就成了這季播出期間的大新聞。從此你可看到,節目中任何一人的真實生活,都會因為互聯網而炒起,從此成為節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對觀眾來說,這樣當然十分「目不睱給」。但對於參加者,壓力之大想來實在頗為可怖。當然,大家可以說這場遊戲你情我願。食得鹹魚抵得渴,你想短時間爆紅,難道不用付出代價?

只是,代價如果要像木村花那樣,要使花季女孩甘心提早告別世界,卻未免殘酷。再念及不久前又聽到年方三十的三浦春馬自殺,雖然與《雙層公寓》無直接關係,但難免令人心頭又再發緊了一點。

所以現在你問我《雙層公寓》這類節目值得看嗎?我會答:值得,因為你會看到鏡頭以外真實世界的蒼涼。

推薦港台節目《優悠在四方》

不是廣告,但也無謂轉彎抹角:推薦各位跑友看港台31新節目《優悠在四方》。

我也是因為居家工作,偶然聽到電視廣告時段宣傳方得知這檔節目。從宣傳片得知,內容大概是描述一位西方跑者在泰國的跑遊經歷,看來吸引,便記下要看。剛看罷,確是沒有失望。

主持叫魯爾(Raúl Gómez),是位三十來歲的西班牙跑者、演員。節目,類似常見的真人騷,由主持親自闖蕩西方人眼中的異域。吃吃蟲,住住茅舍,這些指定動作固然不缺。它難得的,當然是融入了跑步元素。

港台選播的這集,是講魯爾由泰北開始,一路南下,跑遊拜縣(Pai)以及清邁等地。除了清邁大學馬拉松屬大型賽事,其餘時間魯爾都是獨自或相約友好寓跑於遊,走訪了泰北農村及拜縣峽谷。時間、速度,他並不在乎,只看重途上的自然與人文風景。

相比起西班牙式熱情,泰國人畢竟相對內斂。相信當地人一定覺得這鬼佬傻更更,見人就說sawadeeka。就節目所見,魯爾確是盡情體驗了當地生活,不停找當地人聊天,跑步途中遇到一班當地小童,就索性與之一起跳進湖中玩過不亦樂乎。看到他的狂野,就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的旅遊態度總是過於保守。
節目最觸動我的是幾節訪談——有成功抗癌後移居泰國尋覓真正生活的洋人夫婦,有遇車禍痛失父母兼丟掉雙腿的輪椅跑手。「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這句話是老生常談,但看到一位跑者拍下真實個案呈現眼前,老生常談也不免會有一番新的詮釋。

在疫情禁足、人人暗忖是不是要離開香港的時候看到這支表面上充滿歡樂的紀錄片,一份不知如何說清道明的感受,剎那湧滿心頭。


網上翻尋,發現魯爾的節目其實名為「Maraton Man」,已經拍了五季,口碑不俗(iMDb 8.8/10分),今次港台31《優悠在四方》選播的是他第四季中的一集。

不過看來他的節目在英語世界也不算知名度很高,我找到的大部份相關資料都是西班牙文,而片段則英語字幕也欠奉。所以今次謝謝港台31獨具慧眼,找出好片,配上廣東話,一饗本地跑者。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justchill
下一集講魯爾跑泰國象島高難度山徑,將於2020年7月30日(四)9:30PM 播出,敬請留意。

他跑,是為了使大家對地球友善一點——黃浩輝

當一個名字變成了動詞,就意味著其成就或舉動引來世人矚目。

例如Xerox、Google,本為品牌,成了經典以後,大家索性將之變成動詞。有時候,不那麼光彩的事情也有可能造就這樣的機會:像2006年世盃決賽,法國球員施丹(Zidane)向對手施展「鐵頭功」,事後就令「Zidaning」成為「用頭撞人」的一時潮語。

而最近看到的例子,是Honnold——就是徒手攀上美國酋長岩,並給拍成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赤手登峰》(Free Solo)Alex Honnold(漢諾德)。「Honnolding」就是指背靠峭壁,直視腳下深淵,赤裸裸地面對恐懼。

徒手攀岩容不下一次失誤,過程根本連旁觀者都不忍卒睹,但漢諾德反而經常一臉輕鬆的去面對,令人不禁對其腦袋構造產生興趣。所以《赤手登峰》就有一幕是他去驗腦,結果發現,原來他真的天生對恐懼遠比一般人遲鈍得多。

所以有時遲鈍不是壞事。對恐懼遲鈍,可以造就冒險家;對享受遲鈍,可以省下不少金錢;對人世苦痛遲鈍,未能成佛升仙,也至少可以活得快樂一點。

我不知道,今集《有種信念,叫跑!》的主角黃浩輝(輝sir)是不是對疲勞遲鈍的那種人。身為一個跑42公里已經累到不要不要的凡夫俗子,我無法想像輝sir到夏威夷環Kona跑,「跑過100英里後就不累」是怎樣的境界。

與漢諾德一樣,輝sir也攀岩,也是純素食(vegan)運動員。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注重環保。漢諾德在2012年成立基金會推廣太陽能,希望藉以改善環境,消弭貧窮;而輝sir近年一次比一次距離長的穿州過省,也是希望學習外地的民間環保智慧,期望在港宣揚理念。

大文豪蕭伯納曾言:「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概念,我有一種概念,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概念,甚至多於兩種概念。」

輝sir自言以往也像一般人沉醉於物質,汲汲於金錢。如今他相信,能改變人的概念,遠比物質重要。所以,他萬水千山回來後將所見所聞透過演講、撰文撒播,將重要的概念廣傳,才是更重要的事。

要說服人家改變,自己當然也要身體力行。除了苦行僧式的超級長途跑外,他也追求活得盡量簡單,不再囿於物慾。一如舉世知名的漢諾德,也是長年居於一輛旅行車中。「家居混亂,其實代表你本人的混亂。」輝sir的觀察,實在值得經常惶惶求助於迷你倉的我們好好反思。

「如果人生是考試,人人的考卷根本不同,何苦還要拼命抄人家答案?」輝sir走上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正是看破了人生考卷到頭來還是必須親自解答。他在示範的每天生活,不是希望你活得像他,而是希望你做你認為正確的事,可以活得像「你」自己多一點。

Petering, Pauling, Marying……請將你的名字,變成你以後生命的動詞。

原載於香港電台《有種信念,叫跑!》FB專頁,2020年3月13日

 

 

他跑,是為了証明他從不畏難——楊錦鴻

奧運快到了,不知道大家喜歡看甚麼項目?我自己就很怕看跳水、體操一類——不是比賽不好看,而是害怕聽到評述員講甚麼「老將」。

明明鏡頭所見的那人一副高中生模樣好不好?

其實看足球都好不了多少,現役的球星,很多看來都像我兒子那般小。而明明,不久前還覺得球星像父親那樣大。

想到這裡,不難明白為甚麼我們都愛馬拉松。

三十幾歲,才是馬拉松的黃金年齡。像跑進兩小時的Eliud Kipchoge,35歲;執筆這刻美國奧運資格選拔賽剛完,其中一位跑出2:10贏得入場券的跑手叫Abdi Abdirahman,43歲。

就算不談精英,普通人可參與的馬拉松賽事當中,也有樣可愛的東西叫做「分齡組別」,使上頒獎台變得不再是天方夜譚。美國業餘跑手Fred Zalokar,五十幾歲才認真起跑,後來成為首位在世界六大馬拉松分別贏過分齡冠軍的跑手,誠為跑圈美談。

歲月無情,唯獨馬拉松總是溫柔相待。

難怪有人說:跑步是一項讓你願意變老的運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們更可以說年齡是跑者拿來炫耀人前的資本之一。

今集《有種信念,叫跑!》的主角,一如主持所形容,在本地跑圈是無人不識的楊錦鴻(金毛)。記得一次與他碰頭,他兩手一攤:「跑馬拉松邊有年齡私隱架?」或許因為這樣,他索性不時主動提及自己年齡。

早前他五十大壽,生日會變身成了慈善基金啟動禮。鏡頭所見,他與賓客不停打趣談笑:「唔似五十吧?最多似三十幾!」「是否靚仔過結婚那時?」跑圈搞笑男神,果然名不虛傳。

說到男神,金毛經常忙不迭自認。但這是因為他的跑步成績?在我來說,並不是。

毋庸置疑,金毛的跑步成績確實令人鼓舞。試想像一個二百磅胖漢中年學人跑馬拉松,最終可以六大馬拉松皆跑進三小時,成為全港第二人。這樣的故事確為很多初學跑的中年人,燃起了希望。

然而,論成績,永遠人外有人。當男神,豈容一個快字了得?

金毛是男神,是因為在facebook談跑步以外,他最常談的往往就是妻子與女兒。妻子表面上不時成為他的嘲諷對象,但不用明眼人也知道這純粹是打情罵悄。一個男人,願意經常在人前把妻女掛在口邊,表面上理所當然,但實際上不是人人辦到。

金毛是男神,更是因為在知道自己身染惡疾之後,竟然沒有意志消沉,還是如常地笑臉迎人,甚至成立基金去協助其他癌症病人。設身處地,若發生這樣的事可能我甚麼人也不再想見,甚麼帖都不再想發。但他即使在醫院,也沒有忘記為大家提供招牌三七面加金髮閃亮的自拍照。chok樣的背後,其實是如山強大的心理質素。

稿匠如我,能做的就是以此篇獻給男神,誠心祝福他能順利跨越這一個人生險關。沒有他在搞氣氛,香港跑圈不是變得太寂寞了嗎?

不過我堅信,大家都對他滿有信心,大家都知道天生他是個不屈不撓的男子。今集,敦請大家準時收看,齊齊集氣。

原載於香港電台《有種信念,叫跑!》FB專頁,2020年3月6日

他跑,是為了改變大家對跑步看法——徐滙宗

村上春樹跑過北海道薩羅馬湖超馬,這事許多跑友津津樂道。

一百公里賽,他至今應該就只跑了這一趟。問大作家那次為何有這樣的衝動?他也答不上來。

在我看來,理由其實簡單——人一生總要找些時候「型」一次。

就像電影《玩轉身前事》(The Bucket List),摩根費曼與積尼高遜自知時日無多,就聯袂利用人生僅餘時間又跳傘又開快車,做盡一切自己心目中的「型事」。

錢不能帶進棺材,但回憶可以。明乎此,愈來愈多人趁年輕實現夢想。對文青來說,那是出版一本詩集;對足球迷來說,那是一場現場的歐聯決賽;對跑者來說,那是一趟瘋狂的跑步經歷。

單看跑界,「型事」可謂不勝枚舉。有人在世上一百九十多個國家分別跑過至少一趟馬拉松有人連續一百天每天跑一百公里有人從南極跑到北極……犯得著這樣嗎?沒法子啊,當百公里賽現在都漸變成家常便飯時,若不跑到這種程度,誰會覺得是壯舉?

老實說,能豁出去搞個世界級壯舉的人,百萬中無一。「親民」一點,接連跑上千公里又如何?做到的人不太多,但又未至於像外太空那樣遙不可及。所以漸有跑者,對這種規模的長距離跑躍躍欲試。

今集《有種信念,叫跑!》的主角輪到徐滙宗(阿宗)。年方廿五,在大叔(如我)簇擁的本地長跑圈子裡,這樣的年輕人不多。然而,他特殊的長跑經驗卻比許多跑手為多。

記得幾年前,我像某些人那樣看了電影《練習曲》之後就心癢癢,想來趟環台單車遊。結果用九天把寶島踏了一圈。重回台北市民廣場那刻,我已激動得把連日相陪的單車高舉拍照。如果用二十多天跑步完成這千公里的旅程,我會激動成怎樣?我不知道,也不太敢想像。

但阿宗,真的用二十多天跑步環台。除此以外,他更環沖繩、環濟州,人家踏單車,他與拍檔用跑來完成。非一般經驗促使他寫成了書,甚至當起環島領隊,延續這不一樣的跑步心跳。

就像許多跑手一樣,阿宗曾經汲汲於追逐成績。然而生也有涯,成績追逐卻永無止境,日久使人迷失方向。最後,他幡然醒悟:為甚麼跑步一定要追成績?為甚麼跑步不可以結合旅遊,成為享受人生的另類形式?

於是,他除了自己在世界各地跑步環島,更當起了另類的跑步教練——不是教人如何跑得更快,而是教人如何活用跑步去「型」一次,使之成為深度旅遊的手段。是的,速度改變風景。同一山峰,同一村落,乘車看到的與跑步看到的,只要比較過,你就知道絕對不會一樣。

在節目,在其文章,阿宗不時自嘲自己是「廢青」一名。常言道「莫欺少年窮」,只要是青,就無真正的廢。世間許多變革,不就源於青年的敢想敢試?日正晴午,月方青蔥,哪怕跑到水窮處,拐過幾彎,生命正是雲起時。

原載於香港電台《有種信念,叫跑!》FB專頁,2020年2月28日

 

他跑,是因為想知道人一生可跑多少公里——施性概

有句廣東歌詞給改了,惹來許多人會心微笑:「可以hea的話,不會郁。」(能歇就歇,不會想動。)

老實說,即使經常自討苦吃的長跑者以至超馬愛好者,對這句歌詞也會認同。不過,他們總會在笑完過後,又穿起跑鞋去跑上幾十公里,還要邊跑邊喊辛苦。

表裡不一,莫此為甚。

為何這樣?其實超馬跑者迪恩.卡納茲(Dean Karnazes)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最後他的結論是:「人們常誤把舒適當做幸福。」

十四年前,卡納茲曾出過一本書,叫做Ultra Marathon Man。國際間有不少超馬跑者,都是因為受這本書影響而開展超馬之路。在書中,其實有不少篇幅告訴讀者超馬有多麼辛苦。匪夷所思的是,很多人讀完之後不但沒有為之卻步,反而覺得:這正是我想要的。

或許表裡不一,就是人性。所以愈來愈多人跑馬拉松不夠,還要去跑超馬。跑完之後,更要三不五時就拿自己以至人家比賽時面容扭曲的照片、影片來懷緬。在旁人眼中,他們已經不是跑步,根本是將自己折磨得像末日災難倖存者。

更要命的是,他們可能還要所費不貲,飛到世界邊端去品嚐這種滋味。何苦如此?你明明有個溫暖舒適的家。

「正因為我們有個溫暖舒適的家。」可能這就是他們的答案。

人稱「施sir」的施性概,是今集《有種信念,叫跑!》的主角。妻笑子嗔、溫暖舒適的家,他有。但他更有的,是對跑步近乎痴迷的熱情。如果你是他facebook好友,你準會不時見到他發的帖。每次,他都會用hashtag提醒你:#有一種幸福叫跑步。

施sir開始跑步的原因可能與你我他一樣,都是因為減肥。但他現在跑下的里數,可能比你我他他他加起來還要多——由2010年12月開始跑,到2020年1月尾,根據他的facebook發帖所公布,已經跑了53216公里。而地球赤道周長,也不過是四萬公里多一點。

我知道,數字太大,如像有錢人的身家,4321億與321億對我們來說也是個捉摸不到的天文數字。所以容我粗略算一筆帳:就當施sir跑了整整十年,將53216除以3650,答案是14.5。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學施sir,請由今天開始,天天由尖沙咀鐘樓跑到汀九。風雨不改,那麼十年之後,你就能跑上53216公里。

這份強韌的堅持,使施sir成了超馬好手,屢次在香港以至海外賽事奪獎而歸。雖然強大如此,但相信接觸過施sir的人都會認為這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謙謙君子,面上永遠掛著招牌微笑,一派淡定從容。對跑步,他懷著一片赤子之心,渴望成為他人衝出舒適圈的嚮導。所以,他會帶領學生出戰毅行者,更會號召「癲傻跑」,感召其他跑者刷新個人里程長度。

這集節目,聽到施sir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好辛苦呀」。但轉瞬,就看到他笑著跑下去,完全用行動實踐了甚麼叫做「癲傻」。歷經多年,參與者愈來愈多,「癲傻跑」儼然已成香港長跑圈中的一面獨特風景。

為跑癲傻,人生幾何。沒有獎金,沒有獎品,你只是純粹想去感受自己有多棒。甘願闖入瘋狂的世界,自然就會有群瘋狂的人等待著你。

原載於香港電台《有種信念,叫跑!》FB專頁,2020年2月21日

 

他跑,是為了擺脫痛楚活出晴天——盧宇軒

「甚麼?這字如何拼的?」

銀屑病,香港人大概都會聽過它的俗稱「牛皮癬」,但卻未必知道其英文學名是psoriasis。這很正常,別說我們,就連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也未必懂得。

例如拿過十二面奧運獎牌的美國著名泳手托莉絲(Dara Torres)在九十年代初的職業生涯中段得悉自己患上此症時,第一個反應就是一臉茫然的請醫生拼出此字。

由於皮膚會紅腫,皮屑會飄落,不難想像大眾直覺認為這是會傳染的皮膚病,故對銀屑病患者必然避之則吉。托莉絲身為泳手,天天以泳裝示人,身上患處更易為人所見,情況自然更加尷尬。即使旁人口裡沒說甚麼,但一個騙不了人的厭惡眼神,往往傷人也深。

結果,托莉絲花上好一段時間才能克服心理障礙,嘗試無視他人目光,並參與一個叫Show More of You的計劃,一方面協助銀屑病友,一方面嘗試增進公眾對此病的認識。

托莉絲是美國泳隊長青樹,曾五度參加奧運,並每屆都拿過獎牌。這樣的成就,即使在世界體壇也是鳳毛麟角,可見托莉絲本身也是毅力過人之輩。但坦白說,強如托莉絲面對銀屑病也曾一籌莫展,換了是一般人又會怎樣?

其實報章雜誌,不時都有關於銀屑病患者的訪問。從中你可看到,銀屑病患者自小就會經歷不同程度的歧視,小至改花名,大至無理叱責、不公對待,單是應付旁人眼光已令患者疲憊不堪。

與此同時,奇癢難當,甚至觸發成關節炎的痛楚,那些感覺更是難為外人所道。後來,有醫學研究發現,適當運動原來是紓緩良方,所以漸有銀屑病患者加入跑者行列。今集《有種信念,叫跑!》的主角盧宇軒(Alvin),就是銀屑跑手中的一員健將。

我與Alvin在關島有過一面之緣,當時大家都是去跑關島馬拉松。如同一般跑友,Alvin也熱愛跑遊於世界各地。從此集可見,七八年間,由熱門的大阪、芝加哥,到冷門的雅典、耶路撒冷Alvin的全馬足跡已是遍佈了世界不少地方。

除了遊世界,Alvin追求成績的心態亦如很多跑手無異。全馬以四小時完成,很多人也未必可以一蹴而就,對關節易痛的銀屑跑手來說更是困難。但目前距離目標不遠的Alvin,矢志於數年內達成目標,決以行動證明銀屑跑手亦可跑出佳績。

在這集中,Alvin說跑步使他的灰暗陰天換成了燦爛晴天。正是這份活力,漸漸感染其他銀屑病友也加入了跑者行列,藉以紓緩病情,甚至培養成下半生的新興趣。生命裡苦痛難免,但憑藉一點一滴的努力,我們終將可以聯手戰勝苦痛。

晚清名臣曾國藩曾言:「唯正己可以化人,唯盡己可以服人。」面對難關,Alvin沒有坐困愁城,反而想方設法活出光輝人生。這個故事,對於目前心情複雜的香港人而言,可謂甚具啟示。

值得一提,相傳曾國藩原來也是銀屑病患者。

原載於香港電台《有種信念,叫跑!》FB專頁,2020年2月14日

 

她跑,是為了帶動更多女生起跑——梁諾妍

志氣滿腔的漂亮女孩,總是活得格外賣力,去向世人証明自己不是花瓶。美國超模Karlie Kloss,大概就是一例。

其人本身貌若天仙,身材無可挑剔。IG上隨便一幀照片,都足以拿去印成海報。想當初,她成為Victoria Secret天使超模之後,竟然放下如日中天的事業,進紐約大學讀程式編碼。學成後,除了繼續模特兒事業,也創立了一個叫Kode with Klossy的計劃,矢志為年輕女孩提供程式編碼教育。

這樣的人物,難怪可以入選《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這樣的人物,難怪可以嫁給高富帥——她的另一半Joshua Kushner,正是特朗普的乘龍快婿,美國總統高級顧問Jared Kushner的胞弟。

而現在,Karlie Kloss還不過芳齡二十七歲。

對這樣的人生勝利組來說,跑一趟馬拉松,自然是bucket list中的必備項目。2017年,她成功挑戰紐約馬拉松,跑出4小時41分。對女跑者而言,這個初馬成績並不失禮了。

說起來,長得標緻的女人跑馬拉松,其實頗有壓力。

平日街上訓練,惹來叫她們渾身不自在的注目禮,這些已不在話下。好了,到她們排除萬難完成了一個馬拉松後,又每每容易招惹譏諷,總有人覺得她們借跑步風潮,趕時髦撈它一票,旨在為自己在社交網絡宣傳、刷存在感。

捫心自問,要騙讚,其實有更多更舒服便捷的方式。要吃跑步風潮?跑幾公里也是跑啊,何苦偏要跑上42.195公里這樣自我折磨?論「效率」,其實頗不划算。所以,是投機,是熱愛,時間自是明證。

與Karlie Kloss一樣,今集《有種信念,叫跑!》的主角梁諾妍(Inez)同為模特兒出身。不同的是,馬拉松在她眼中並非只是打個勾的挑戰項目。她為跑鍾情,自2015年開始參賽,以腳步丈量世界之大,至今仍是孜孜未倦。

因為男友是藝人,所以坊間關注Inez,每每流於花邊新聞。說實話,她的長跑成績,其實已教不少男跑手也望塵莫及。所以今集《有種信念,叫跑!》,正好可以讓大家了解一下伊人的長跑故事。

與不少人一樣,Inez之所以起跑,都是始於減肥。因為職業需要,Inez對身材的要求自然比一般人更為嚴苛。豈料不跑則已,一跑上癮,繼而更跑出成績,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了社交網絡發帖的一大素材。

直到一次,馬來西亞粉絲親贈完賽獎牌,Inez才曉得一己愛好原來早已無心插柳地影響他人。自此之後,她更加賣力地拍片、開班,憑藉身上井然腹肌,身體力行地宣揚女生運動的價值。在節目中,她說希望跑到八十歲,全因她相信運動可以教女性將年月化成雍容。

跑步圈中,女生沒錯是少數。但全因她們的參與,跑步世界中的百煉鋼,才絲絲滲進了繞指柔。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當模特兒愛上了跑,原來就是如此一生允諾,步步鮮妍。

原載於香港電台《有種信念,叫跑!》FB專頁,2020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