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奇山徑又添精彩一章

at1
橫跨美國東岸14州的「阿帕拉契山徑」(Appalachian Trail,簡稱AT)

3500公里是怎麼樣的概念?

我在Google Map上試用「測量距離」功能,以香港為起點拉出直線,發現3500公里原來是代表著:東至關島,北至俄羅斯南部,西至印度中部,南至印尼南部。簡單來說,就是乘飛機也要五六小時的航程。

如果這樣的距離,用雙腿要走多久?

赫赫有名,橫跨美國東岸14州的「阿帕拉契山徑」(Appalachian Trail,簡稱AT)正是3500公里。尋常人打算徒步把它走完,得花上約半年時間。據統計,只有20%左右的人有毅力真的把它由頭走到尾。有工作在身的都市人,用分段形式把它按時走完,是比較務實可行的做法。若然用跑的話,目前最新紀錄,是由比利時好手Karel Sabbe在2018年以41天零7小時多創下。

AT自1937年建成後,日漸成為美國以至全球知名的徒步徑。曾經以為,AT如此有名定是因為風景優美吧。豈料在我看完Netflix紀錄片《誓破紀錄的Karl Meltzer》(Karl Meltzer: Made to Be Broken)之後,才發現事實似乎並非如此。這套片刻畫了Karl Meltzer以不到46天時間打破跑步穿越AT紀錄,過程固然極盡艱辛,但在鏡頭中我卻沒有看到像UTMB沿途的那種壯麗。事實上,早有人稱AT為「綠色隧道」(Green Tunnel),就是暗指這條步道景色單調。

就如劉禹錫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AT雖然沒有錦繡山河,但以步行或跑步形式挑戰的人日多,就使它在登山愛好者之間名氣暴漲。久而久之,以AT為主角的書籍、紀錄片以至電影就接連出現。

除了剛才提到的netflix紀錄片外,大家只要在amazon之類的網上書店一搜已可找到大堆關於AT的書籍及電影。談經歷的固然有,以實用角度教導後來者如何成功挑戰AT的亦不乏。當中最著名的,作家Bill Bryson就將挑戰AT失敗的經歷寫成A Walk in the Woods,於1998年出版;後來書在2015年改編成同名電影上映,由港人熟悉的羅拔烈福及愛瑪湯遜等主演,台灣譯為《別跟山過不去》,大陸譯為《林中漫步》,但此戲在港似乎沒有上演了。

相比之下,華人作者關於AT的中文專著,我暫時只見有徐銘謙的一本。作者為台灣學者,她於2006年參加計畫獲選前赴AT學習保育、修築步道,並在2008年寫成了《地圖上最美的問號》。舊作絕版多年後,2015年她把書易名再出新版,就是《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思考的旅程》。

至於今次勾起我談AT,全因是超馬跑手Scott Jurek的新作North。Scott Jurek在2012年的舊作Eat and Run(中文正體版《跑得過一切》、簡體版《素食,跑步,修行》)在跑圈中早已一紙風行。事實上,Scott Jurek本身也是非常優秀的越野跑者,再加上他堅持純素飲食,身體力行地反駁了「茹素有損運動表現」的看法,大家當然會對他的飲食、訓練與出賽經歷有莫興趣。

睽違多年,Scott Jurek終於有新作推出,而且是與妻子Jenny在2015年聯手挑戰AT的經歷。此書出版,記錄著又一位名人挑戰這條傳奇名徑。AT的名氣是從何累積而來,於此又見一斑。

征戰越野賽事多年,Scott已年過不惑。妻子Jenny,亦經歷了兩趟小產。在這情況下,他們都背上了各自的理由,希望通過一場挑戰去再度尋覓自我。

這趟旅程,跑的是Scott,駕車支援的是Jenny。有別於往日對待比賽的認真,他們這次挑戰相對隨心得多——Scott不單從未試路,甚至AT所穿越的14個州份,Scott也沒踏足過幾多。然而,基於這並非正式比賽,所以夫妻二人對此亦安之若素。

話雖如此,Scott畢竟是精英選手,他這次挑戰也並非「郊遊」,反而是銳意以46天的時間打破前人紀錄。那就是說:要連續近七星期,每天跑差不多兩個全馬,絕對是能人所不能的超級考驗。

不像《復仇者聯盟》,這裡劇透絕無問題——Scott當然如願打破紀錄。但當中如何克服傷患,堅持完成的種種細節,才是書的重點所在。此書的各個章節,由Scott和Jenny梅花間竹式分述,有點像「一題兩寫」的做法使敘述顯得更為新穎立體。

目前此書尚未有中譯本,但除英文紙本或電子版外,我推薦大家也不妨考慮將有聲版本一併買回來,因為朗讀者正是兩位作者本人。相信伴之以讀,諸君更能如臨其境。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