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高陽小說

20130523

三冊《胡雪巖》,斷斷續續看到第二冊的中段,罷了,就當是緣份未到,還是暫且放下。

記得當年陶傑在港台節目「講東講西」時提起過高陽。他說,到北京旅遊,最宜伴讀的是蕭一山《清史》或是高陽小說。才子不忘下了一句附註:「讀高陽小說會因過份仔細的內容而容易疲勞。」如今看過《胡雪巖》,信矣。

滿肚子學問的人,很難抵得住展示實力的誘惑。高陽寫小說,正是如此。表面上他是說故事,實際上則是借機炫耀自己的文史知識是何等豐富。以《胡雪巖》為例,上至朝廷典章,下至草根生活,可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樣有好有不好:好的是小說非常精緻大氣,但壞的卻是嚴重犧牲了節奏。

讀了冊半《胡雪巖》,發現主角城府甚深,克己力強,世故善言,才得以成功。就如胡雪巖與阿珠,明明有情,卻礙於種種原因,即使獨對也無越軌,反覆拉鋸了大半冊的長度才決定讓愛與陳世龍,這在古代三妻四妾視作等閒的社會中,胡雪巖之克己當真不可思議。可惜,自己對古代商業興趣不大,再加上情節並不明快,就難以詳閱下去了。

話雖如此,我對高陽的敬業深感佩服,曾有指他寫小說是會認真得用尺量地圖,在草稿紙上演算書中人物的行程,以及事情發展所需的時間。天道酬勤,如此一絲不苟,難怪身後文名長久不衰。稍後或許會試讀高陽寫清朝宮廷的那些作品,如《慈禧全傳》。相比營商,我對清宮更有興趣,看看觀感會否全不一樣?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