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一年跑得快樂嗎?

南港島線通車,網上看到一班人乘頭班車喜不自勝,他們應該不是鐵路迷就是南港島居民了。照片下方,總有不少網民留言,其中一個很多人讚的留言是:一班戇X仔。

很多人讚,也就意味著很有同感。無論發生甚麼事,冷眼旁觀,表達不屑,在今天其實是一種很安全的做法,這些大家怎會不懂。

看著這一切,感觸不期然的就冒了出來。

我們這些跑友,一天到晚努力的跑,環遊世界南征北討,也許做了甚麼拾三哥、拾四姐,甚至拿了獎項,由朝到晚不停在臉書貼相炫耀。其實我們,也許在朋友眼中,不過又是一群唔明有乜咁值得開心的「戇X仔」。

在非跑者眼中,你跑得再快,也無法染指奧運獎項揚名立萬。即使你當了香港代表,又如何?你連李慧詩都做唔到啦,一個半個品牌代言都無,好巴閉乎?

家中牆上,掛起了自己早兩個月在長沙馬拉松的相片。相中的蝦叔,伸出舌頭,意氣風發,下面寫上了3:57:56。這就是所謂「拾四哥」了,好巴閉乎?

今年共跑了九個馬拉松,其中五個是和蝦嫂跑,過程令她笑了又哭,哭了又笑,又好巴閉乎?

這些所謂成就,當然無法令我們的年尾花紅多一分半毫。但坦白說,抱起沉甸甸一盒的完賽獎牌,有時,真的覺得自己幾巴閉。

近幾天,跑友紛紛在臉書做「年尾總結」,數算一下自己參加了幾場賽事,破了幾趟PB。這些回顧,對外人來說肯定無聊。但我覺得,這已經比不少人強得多了。

不是嗎?試隨便找過非跑者,問他2016年有甚麼值得回顧?可能他們想老半天才發現:對啊,真的沒甚麼值得回顧。

班天天的上,飯天天的吃。兒子大了一歲,錢沒多了幾多,白髮添了兩根,枕邊人又沉默了一些。

活到一定年紀,不得不承認自己很平凡,在很多地方都沒甚麼值得一提。感激跑步,它至少讓我在年尾覺得一年下來,總算沒有太枉過,總算有些事值得提起,哪怕外人根本不屑一顧。

難得糊塗,能真心真意笑出來,甘心做個「戇X仔」,原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這一年跑得快樂嗎?」如果你答「是」,其實也代表閣下的2016年過得實在不錯,值得恭喜。

來到這刻,蝦叔謹祝各位跑友2017年身壯力健,繼續有福,繼續沉醉在自己的天地中。

廣告

2016深馬痰海餘生錄

工作堆積如山,但深圳馬拉松回來後,我還是狠下心,請了半天假去還神。今趟這神不還,我真怕會遭天譴。

記憶中家人說我是「契了給黃大仙」的,好吧,既然黃大仙是我契爺,那就去黃大仙祠吧。聞名不如見面,遊客果真比本地人多。進了去,等於進了大陸。

在門口阿婆那兒買齊了香燭寶牒,我好不容易找到個位置準備跪下來答謝神恩,突然「咳」的一聲,一道響亮的清喉嚨聲音在我左方出現,我下意識有如某特首參選人看見麒麟一樣的害怕,哇的一聲,即往右閃,卻與旁邊一位正在虔誠稟神的大媽撞個正著。她手上正拿著燃起的一束香,頂端的死灰霎時一把落在我的臉上。大概我那時的模樣,就叫做「灰頭土臉」。

「幹嗎你!」大媽一臉錯愕,一邊撣著身上的灰一邊怪責我,「男人大丈夫,那痰還未吐出來就害怕成這樣子了?」那「幹」字的高音,反映這位大媽中氣十足,我也不好再爭辯甚麼。「這裡不是馬拉松賽場了,放鬆,放鬆。」我唯有這樣喃喃自語,安慰自己。

小心翼翼地向大媽賠過不是,我帶著餘悸清理面上死灰之際,忽然想起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有個射箭能手為了給魏王留下印象,自誇可以不用箭就把天上鳥擊落。後來,他果然成功地單憑弓聲就嚇得一隻大雁跌下,這就是成語「驚弓之鳥」的典故。如今,一聲清喉嚨的聲音已把我嚇壞,我不也就是「驚痰之蝦」?

在大陸跑馬,你就像給扯進了「孖寶賽車」的遊戲世界。分別只在於你避的不是蕉皮,而是痰。

鄧小平出名痰多,想不到在他老人家南巡數十年之後,深圳馬拉松的參賽男跑手幾乎全都成了鄧小平。其中我遇見某些「好手」,更達痰魔級數,痰量深不可測,隨跑隨吐,永無止息。那韻律啊,幾乎以為有部拍子機放了在身旁。

深圳經濟特區的42.195公里征途上,除了汗水之外,也滿佈了新鮮痰迹。這些跑者努力拼搏的印記,港燦如我又怎敢肆意踐踏?在猛烈陽光映照下,痰跡顯得如星星般璀璨奪目。那道光輝,我怕自己一腳破壞,便欲閃身避走。動身一刻,卻赫然用餘光瞥到後方另一大叔,左手抬著一面大旗,右手姆指卻純熟地捂著一邊鼻孔蓄勢待發。說時遲那時快,一行白色鼻涕,有如流星劃過晴空,準確落在本人左腳kayano 23旁邊兩厘米處。這位抬旗大叔,鼻腔暢開了,露出一臉躊躇滿志,繼續向前昂然邁步。那面XX跑團的大旗,還神氣地拂著我的臉。

深圳馬拉松是我三連馬的尾關。賽道上,除了抵受後半程的高溫,與連續三星期跑馬四頭肌累積而來的疲累之外,就像上面描述那般,我還須沿途避開槍林彈雨,情況好比《雷霆救兵》那場經典的諾曼第登陸。

能在如此左閃右避的情況下,沒給縱橫交錯的飛痰濺中,也沒在期間扭傷腳,兼能成功完成賽事,我覺得這一定是上天眷顧,否則一定不可能如此好運。

昨天一幕幕,不停在我腦海浮現。暗呼好運,向「契爺」上香期間,忽然收到短訊。

「2016深圳国际马拉松组委会恭祝虾叔完赛,大会照片现可于XXXX查询……」

我這種一毛不拔的,平生最愛就是把官方照片連帶水印免費收藏。但這回,這輯相記錄了我「痰海餘生」實況,意義非比尋常。所以我看也不用看,就選「一鍵下單」!

「亲爱的客户,对不起,您的支付宝尚未通过实名认证,或可选择以微信支付……」

又看到這訊息,「契爺」也幫不了我呀。此刻我在盤算,剛才罵得我一臉屁的大媽,可不可以借支付寶我一用呢……

從百米少女陣說起——2016廣州馬拉松後記

廣馬那天,在又稱「小蠻腰」的廣州塔下,數以百計的小蠻腰奮力為跑手打氣。我承認,看到錄影片段,眼眶不禁濕潤。

當時我在路的另一旁,專心一致的為蝦嫂擔當其私家兔子。戰況正酣,蝦嫂PB大業來到關鍵一刻,我不奢望可以分神拍攝。雖然蝦嫂事後說「叫左你去影架啦」,但我深知,這個小差,我是開不起的。

成功不必在我,我沒拍下的,有人拍下來,就好。我們都是馬拉松征途上的好同志。

片段所見,那數以百計的少女服裝整齊一致,原來是主辦單位物色而來的一道風景,而非市民自發組織。但「做媒」又何妨?最重要的是能將氣氛「炒熱」。

情況好比講座完畢後,講者問聽眾「有沒有問題」?通常剎那間不會有人回應。沉默良久,有人行出勇敢第一步了,隨後的問題可能會接二連三,甚至欲罷不能。

img_5619

遠觀百米少女陣

這本質上是「媒」的少女陣,歡喧之聲響徹一條本應鋪滿沉默的長街。據賽後報導指,廣馬組委曾在賽前通過《羊城晚報》呼籲市民去賽道旁為跑手打氣。結果,我看到有市民也在氣氛驅使之下駐足觀看,甚至加入吶喊,或者提供榨菜一類的特色民間補給。就是這樣,馬拉松在他們心目中才不至於成為一件純粹阻街的擾民活動。

本來已燈盡油枯,正在當步兵的跑手,聽到這些投入的打氣聲,吃到熟悉的一口榨菜,最後一股拼勁也可能不知從哪裡激發了出來。

不過是第五屆,廣州馬拉松除了基本功夫做得穩妥之外,想不到42.195公里的沿途,雖不至於日本美國大賽那樣氣氛無一吋不熱鬧,但至少大致上打氣的群眾比比皆是,哪怕是所謂的大媽廣場舞。相比單憑這點,已足以勝過大陸九成的馬拉松賽。

除了表面的浮華外,廣馬組委也不乏深耕細作,從以下幾項,可見端倪:

1. 路線規劃

57e7f757473c4c16b13c603c4785fb4f

(圖片來源:廣馬官網)

廣馬路線主要圍繞珠江兩岸,路線中有不少地方都是普通市民可以到達之地,而非設於高速公路之上,故市民要參與打氣也更加容易。尤其在35公里附近沿江西路一帶,歐式建築林立,風景更是美不勝收。另外跑上獵德大橋,居高臨下也是另一道好風光。

img_5606

獵德大橋

2. 紀念冊與賽道圖

img_5658

廣馬賽道圖

往屆如何我暫不清楚,但今屆廣馬的印刷品是相當令我有意外驚喜的一部分。

賽道圖並非聊備一格的印在參賽者手冊,而是獨立一份以地圖摺頁方式印製。

由廣州市旅遊局編印的「馬拉松旅遊紀念冊」。冊子厚逾180頁,排版甚為精美。當中不少篇幅帶有記事功能,故裝幀與格式很有Moleskine味道。至於內容,除了詳細介紹廣州景點之外,還找來不同背景的跑手談對廣州的印象。

img_5652

甚具Moleskine味道的紀念冊 

冊子中間,還夾附「禮遇卡」一張。憑卡辦理手續後,遊覽不少廣州景點都有半票甚或全票免費優惠。

3. 完賽獎牌

今屆廣馬的完賽獎牌在我看來頗為別緻,鏤空五彩花窗明顯是廣州著名西關大屋的特色,如此設計滲入嶺南文化,沒有強國式的高調浮誇,頗具品味。

img_5600

4. 自訂大會tee與獎牌刻名

img_5484

博覽會上,選手可以在紀念tee上燙印自訂文字。 (圖片來源:蝦叔)

賽前大會安排了在博覽會替跑手在大會tee上燙上自訂文字,賽後又可在完賽獎牌刻名。我自己沒有刻名,不過聽跑友說,現場刻名須收費,而且只接受微信支付。如果事情屬實,對香港跑手來說會是個障礙。

img_5605

5. 免費乘地鐵

跑手在當天憑號碼布可以免費乘地鐵。這其實在很多地方的馬拉松早已流行,也許是「小恩小惠」,但卻使跑手感到這是一份尊重。

6. 報章刊載全馬跑手成績

img_5639

我在回來看看微信消息,方知道比賽翌日星期一的《廣州日報》刊登了全馬跑手的姓名與成績。這點固然並非新猷,在柏林、東京等大賽中亦早有類似做法,但僅五年歷史的廣馬也能做到這點亦屬難能可貴了。

gzset

(圖片來源:Vito Chan)

有個小插曲值得一提,蝦叔有位朋友亦有參加今屆廣馬。賽後他在下榻酒店與朋友共敘,意外發現酒店原來提供了「廣馬套餐」。雖然就餐牌所見,價錢方面非常具「香港水準」。但見微知著,不經意也發現有商家利用馬拉松宣傳。有理由相信,這一年一度的盛會已在廣州市民及商家心目中成了值得留意的一回事。

公道一點說,香港也不是沒有餐廳提供「渣馬優惠」。但整體而言,只辦了五屆的廣馬在城市氣氛上已建立得頗為成功,當中有何原因?香港渣馬又有沒有值得借鏡之處?這一切,值得大家深思。

周柏豪今次又有幾「災難」?

12112513_987825664631415_2136008053900609708_n

「我是攀山家,不是爬山家。攀,不是爬!我打你一拳,你就知道甚麼是爬。我攀山,只攀山,而不攀丘陵,甚麼叫作山,讓我告訴你,上面根本沒有樹木,只有岩石的才是山,樹木蒼翠的那種丘陵,是給人遊玩的,不是供人攀登的!」

上面一段,引自衛斯理小說《洞天》的第一章。十幾二十年前看,這句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啊,原來「爬山」不是「攀山」,原來世上真有人對自己的專業如此執著的。

跑了馬拉松之後,認識跑友多了,對「執著」有更深刻的一層認知。其中一樣,當然是「馬拉松是42.195公里」這條。

小眾人的執著,坦白說,在一般人眼中等於「無謂」。周柏豪這場「公關災難」,坦白說,又有幾災難?在跑圈以外的世界,可能壓根底兒沒幾個人會有興趣理會這「災難」。

馬拉松幾多公里?我又唔係非洲佬,關我叉事咩。

是的,對一般大眾而言,這叫「災難」?說笑吧,還遠不及梁小冰與陳法蓉開片那般「重要」呢。

不過,看著跑友義憤填膺在插大文豪,我還是挺感動的。跑友明知自己是小眾,就更加明白挺身捍衛馬拉松尊嚴極為重要。將事情鬧大,作用有幾多?不知道,但至少要警戒一下後人,有誰想借馬拉松來抽水宣傳的,敬請三思才後行。跑友未必人多,未必勢眾,卻肯定不是省油的燈。

其實在不久之前,大陸娛圈也有類似事件。

704_2035657_277070

(圖片來源:李響微博)

有個叫李響的江蘇衛視主持,不時向外透露自己有跑步習慣。10月時,他去跑芝加哥馬拉松,完賽後秀出與獎牌的合照,不久即被網友踢爆是代跑。

事後,此君辯解自己半路中途受傷,才把號碼布給了別人去跑,但自己還是堅持跑完全程,並上傳自己跑步app的截圖輔証云云。無論如何,受傷就把號碼布給人家,這舉動也實在太無厘頭,而且看來動機不純。

事情如今已告一段落,但早一陣子確是在大陸跑圈以至娛圈都掀起過一陣波瀾。

感謝一班鍥而不捨的跑友。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才會有更多未開始跑步的大眾,知道10K路跑賽事並不等於馬拉松,知道號碼布不該胡亂交換。

至少至少,開始有更多人知道,跑步並不是兒戲的事。尤其跑步那班人,好鬼難搞。

報名(sogo run報名後有感)

「Sogo Run你咁緊張,陪我去Sogo感謝祭你就推三推四。」她在摺起圖騰跑那條紀念毛巾時,終於忍不住道。「還有,請你以後別無端白事就丟個login同password來,我係你老婆,唔係你秘書。」

「由佢啦,報唔到好閒啫。」他也盡量抑制著今天的耿耿於懷。他不明白,為甚麼人家的老婆可以幫到老公報名,自己那個,次次都不行。「你知我在深圳開緊會,如果唔係我都唔使勞煩你啦。」

「其實我真係唔明,報埋咁多比賽為乜。左撲右撲,到真係比賽時又話咩點解報咁多比賽。」

「呢個唔同,多野送。」

「多野送?唔該你睇下自己堆垃圾。」她指向那為數約二、三十條的比賽毛巾與一堆各大品牌的日用品試用裝。「沐浴露就黎多到飲都飲唔切。」

「你唔用啫。」他企圖轉移視線。

「次次送埋晒啲男人沐浴露你好意思叫我用?」此時garmin的久坐提示響起,也提示他不宜再爭辯。「算啦,一陣我丟左啲沐浴露佢,好未?」他拿起沙發上的foam roller放到一邊。

看見那根foam roller,她想起自己有次拿著兩大袋百佳,進門時險些就被這條foam roller「摔到百佳」。本來,她也以為跑步很健康;本來,她也支持老公跑步,甘心晚晚為他按摩小腿。但報名,這可恨的過程,令她漸漸對跑步比賽充滿敵意。

「仲有,你比賽還比賽,拜託你下次去飲可唔可以唔好再著件渣打?上次去阿Jane餐滿月酒我本來已經唔想出聲……」

「咁著大阪囉。」他心裡冷笑,現在去飲難道還要穿西裝?

「Fine!當我冇講過,你鍾意下次著件中興盃去都好。」她之所以記得中興盃,是因為那是她難得報到名的一次,因為根本不用爭。

他真心覺得,就算穿中興盃,也真的沒甚麼問題。廳中,此刻只剩下了他,寧靜得有點令人不適。

半晌,他撕開腿上已經半甩開的KT tape。忽然,他意識到有些事情,也許就如KT tape的黏性:很易失去,而且失去了,就不是那麼容易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