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步就跑步,談甚麼政治?」
說出這句話的人,我相信他們不會天真到真的覺得體育裡面沒有政治。
因為反例實在太多了嘛。
大至一場波馬,小至九龍灣運動場一個locker,裡面的政治,你要幾多有幾多,他們根本駁無可駁。
拒談政治,大概是因為他們老早覺得所謂「政治新聞」很煩,日常生活已經避無可避。來到談飲食談親子談運動的群組,還有人不識趣要提,他們的火,就來了。
說「反修例」,罵。
以「長課」為名,說去參與遊行,更罵。
六月來了,打打「跑6.4K」的擦邊球,都要罵。
「跑步群組講政治,好討厭!」
「給我們一個清淨環境不可以嗎?」
其實,他們有沒有倒過來想一想:為甚麼一大群人都在這時候不識趣起來了?
有沒有想過,環境之所以「不清淨」,不是因為有人離題亂說話,而是因為他們眼中骯髒的政治,已經像久沒清理的垃圾那樣,惹來蟲蟻四起了?
如山垃圾,他們一眼不看;指出問題的人,他們往死裡罵。
看到如此情勢,不免想到這個專頁。
說句老實的,經營這個專頁已經超過三年。其中一大得著,就是在看跑步消息的時候,無意中會讀到許多跑步的side track故事。
而這些故事,偏偏很政治,也很走心。
要選當中「最政治」的,相信1936年柏林奧運肯定是其中一個大熱門。當屆,美國黑人運動員歐文斯勇奪四面田徑金牌,以成績狠狠地教訓了希特拉,使他成為體育史上其中一則傳奇。
也因為這樣,才有了以他命名,用作嘉許後世美國田徑運動員的「歐文斯獎」。
這個獎,跑馬拉松的有得過嗎?
有。2014年的得主,就是美國馬拉松名將Meb Keflezighi。
Meb在當年,已是39歲的老將,但仍無阻他拿下2014年波馬冠軍。對於經歷了2013年波馬爆炸案的美國人來說,本土跑手Meb高齡奪冠,著實意義非凡。
領取歐文斯獎時,Meb在致辭結尾,說了以下幾句:
「體育不只是競技,它更是一種做人取向,一門國際語言。它足以改變獨立個體,以至整個社會。但願體育薪火相傳,但願我們盡力將體育帶給下一代,令世界變得更美。」
小小專頁,談跑步,更談人世。盼能繼續發掘動人跑步故事,為自己以至為讀者閒來打打氣,於願足矣。
祝福香港,祝福年輕一代。
附:2014年Meb領取歐文斯獎致辭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