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才

 

18119216_10154810336758649_4825104816464856095_n.jpg

毒L模式持續,連日流連遊戲論壇,讀到帖文一則,發帖者說自己所購的Switch版炸彈人卡帶有點問題,須插拔多次,兼而吹氣,方運作正常。

向卡帶匣吹氣,本已塵封的回憶都吹回來了。這個動作,應該是我們這一代不少男人的集體回憶。

當年我沒有「紅白機」,只有「小天才」。剛才上網搜索一番,才認識到這台陪伴多年,產品代號「IQ-501」台製遊戲機的前世今生。隨著復刻版紅白機、灰機出現,連帶當年這些「致敬作品」也成了不少資深機迷的話題。回憶無價,有人甚至刻意四出搜購。

已經忘記當年為甚麼會有這部機了,依稀記得自己當年應該是會羨慕卻不會無所不用其極去央求的那種小孩。一機在手,想來應該是父母「識做」而已。至於玩甚麼遊戲,則清晰如昨。孖寶兄弟、魂斗羅、雙截龍、熱血系列……很多都是借來的卡帶。真正自購用來「看門口」的,是在九龍城龍珠商場買的一片「76合一」,balloon fight、馬戲團、摔角手……技術所限,從沒一個遊戲能「打爆機」,永遠都卡在某個關口就過不了。而且當時又沒有甚麼「記憶卡」,每次開機都要重新再來。但沒所謂,反正遊戲那麼多,閒來沒事就反覆玩著每個遊戲的頭幾關。插拔、吹氣、熟悉的配樂、老舊的關口,童年就如此經過。

實不相瞞,雖然當時年紀小,但已經暗暗覺得自己的「小天才」有點不對勁。明明同學都說自己玩「紅白機」呀,自己那部,定是不知甚麼翻版貨了。不過,反正大家玩的遊戲完全一樣,人家問起,我也懶得解釋,索性稱自己那台也是「紅白機」好了。

後來到朋友親戚家中玩真正的紅白機,才發現自己的小天才不僅手掣接線更長(紅白機那線真的短得過份),而且A、B按鈕還有連發。雖然「身世不明」,但原來也不無好處。

事隔二三十年,剛才邊吃早餐邊搜尋,才知道「小天才」也是不少人的集體回憶,原來當年自己也沒想像中的「另類」。甚麼機也好了,殊途同歸地,那堆經典遊戲,還不是和人家一樣成為了自己的童年回憶?

有時父母為我們帶來的,一時之間未必是最好最合心意。但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我們一切成長所需,其實永不缺席。

廣告

香港人跑大陸馬答問(下)

(四)大陸馬有哪些優點?

1. 適合「造時間」

大陸幅員廣闊,舉辦起馬拉松賽也特別容易找地方。參加過幾場大陸大型賽,不難發現賽道大多空間廣闊,沒有太多艱辛爬坡,再加上氣氛未必太好,補給未必精彩,跑者絕對可以心無旁鶩地跑,故大陸賽事其實是「造時間」的理想場地。相比之下,日本馬氣氛通常都不錯,補給更是豐盛,如果一味狂衝,詐作視之不見,未免暴殄天物吧。

2. 觀察創意、誠意

參加大陸馬,當然不可能帶著參加日本馬的期待。或許沒有期望的情況下,大陸馬反而會帶來驚喜。就我實地看過的幾個列舉如下:

清遠:男、女子參賽服剪裁與顏色不同、完賽牌已預先刻名(沒刻錯、領取過程無混亂)

長沙:參賽服可印自選字句、完賽有薑湯

廣州:氣氛、風景不俗、賽前派的選手手冊有如Moleskine那般精美

武漢:氣氛、風景俱優,參賽服與紀念品設計不俗,完賽後的服務也見細心

由於大陸馬熱潮升溫,城市之間競爭劇烈,再加上台灣田中馬帶起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在前,大陸不少城市都不難發現頗為用心去辦好比賽,以求揚名國內。例如武漢馬就是其中佼佼者,首屆已經平地一聲雷,第二屆更奠定了優質賽事的地位。可以預期,大陸某些賽事會愈辦愈好,跑者如能放開懷抱去體驗,當會找到不少驚喜。

3. 便宜

不用我說,大家可以想像到跑大陸馬是平價之選。試用我剛參加完的武漢馬來算一算(以匯價 1:1.13,折合港幣計算):

參加2017武漢馬拉松,前後勾留三天半

參賽費用(全馬)每人:170

高鐵(二等座)來回每人:1222

酒店(貌似4星級數,三晚,平均每人):809

食用、市內交通等雜費每人:約800

總計:約3000

武漢相對來說是較遙遠的大陸城市,如果閣下選擇參加鄰近地方的比賽,交通費可以大省一筆。坦白說,我們酒店已經選比較好的那種,吃飯方面又選一些較精緻的餐廳,如果您以背包客的形式去參賽,可省則省,又或是少留一天,費用更有不少下調空間。

4. 或可毋須請假

即使遠如武漢,如果不停留觀光的話,你仍可以星期六一早出發,然後賽後立即回來。以大陸的旅費來說,即使專程去跑一趟也不算太貴。當然,你可能會說只要航班合適,去日本也可以如此。但相信會較少跑友真的只去日本跑完便走,完全不留一兩天的。

對某些住得近關口的跑友來說,在深圳的比賽,甚至有可能夜也不用過:星期六到深圳取完號碼布回港,翌日一早再北上比賽。不是人人那麼容易有假期或申請到「行街紙」,跑廣東省的不用取假,卻可獲得一趟比渣打更易「造時間」的機會,欲突破個人成績但又分身乏術的跑友實在可以考慮。

(五)大陸馬有哪些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大陸馬雖然有優點,但缺點同樣不乏。有意參加的跑友,還請參考斟酌。

1. 跑手吐痰問題嚴重

中國人吐痰的問題由來已久,無數人都問何以中國人的痰那麼多?可以告訴您,如果平日你覺得大陸人已經痰多的話,在馬拉松賽場應該多了十倍。除大陸外,我跑過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的比賽。毫無疑問,大陸跑手肯定是吐痰吐得最兇的那一批。就像我去年尾參加深圳馬拉松,左閃右避得精神緊張。詳情不妨另閱蝦叔該次比賽後記:蝦叔周報(56)深馬痰海餘生錄

2. 扛旗或成滋擾

有人扛著旗跑,是標準大陸跑步文化。參加大陸馬,基本上都一定會遇到。有人可能覺得沒甚麼,但有些人可能會視之為滋擾。也是的,當你已經跑到最後十公里體力下降時,任何細微的騷擾都足以令你火冒三丈。遇著旁邊有面旗在你臉上拂呀拂(或許還伴以痰沫吐在你的腳旁),當下無名火起,絕不奇怪。

c6ac8e7e64ab5a472286f154f172353d.jpg

(圖片來源:三秦網)

3. 不勝其煩的噪音

一早認為,大陸的最大問題已經不是衛生,已是噪音。他們有一大批人還是很喜歡熱鬧,因而製造很多無謂噪音。主辦單位播歌震耳欲聾,下面跑手大呼小叫,大有大吵,小有小吵。這些絕對是虐待,而非氣氛。我去年參加清遠馬拉松就是典型例子,那個所謂expo,台上竟然有粵曲表演,配以音量極大,但音質極差的喇叭。結果在場我們要扯大喉嚨才能對話。

808_823365eca01163e3fe9d769cb84137a8f0935e4cd5920aa6c7c996a5ee53a70f.jpg

震耳欲聾的清遠馬拉松expo現場

4. 「中伏」機會相對較高

到目前為止,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這類重點賽事畢竟是大陸少數較具口碑的馬拉松。如果你參加較小型的,「中伏」機會還是頗高。關於大陸馬各式千奇百怪的案例,香港報導得相當充足,大家一搜就有(在我心目中印象最深刻,覺得最離譜的是這宗)。所以到大陸跑馬,一定要做好「期望管理」,抱著「見識吓」的心情去參賽,也許你會跑得更為坦然。

(六)為何要「作賤自己」?

我知道,這個應該是很多人對我的觀感。世人那麼多好的馬拉松幹嗎不跑,硬是要作賤自己,到大陸「吸毒氣」?要解答這些疑惑,不得不認真點談談。

首先申報一下,我絕對不是甚麼「愛國」。實際上,我對這些甚麼「愛國」的肉麻詞語異常反感。既然連國也談不上愛,主政的那個黨就更加難以認同。對共產黨,我不認同、甚或厭惡的地方多的是。對於1949年後的中國,我是反感多於好感,失望淹沒希望。這些,並不是經濟成就可以抵過去的。

但我不認同一個政權,不代表我不可以走到其中去看。相反,我想看得更多,親自看看今日大陸城市、人民生活是如何。不想人云亦云,人家說大陸不堪,難道我連看也未看過就要急不及待附和?總不相信,事情永遠只是非黑即白。事實上,參賽過後,我發現大陸馬拉松「騎呢」的地方當然不少,但也絕不是一無可取的。

就如寫了「中國三部曲」的何偉(Peter Hessler),我對待中國,其實就是以外人的眼光的觀察這個國度。也許因為唸文科的關係,我對中國文學、哲學、歷史甚具興趣,連帶成長後對中國社會、地理也觸類旁通地產生了認識的意欲。這是純粹出於好奇的一份求知慾,而不是甚麼「愛國」。

若要說「愛」,我頂多只是愛古典文學中的那個昔日中國。當然,一切停留於幻想,自然是美的。參加大陸馬,我有機會用跑步這種形式去遊歷一處古蹟,在我看來極具意思。參加長沙馬拉松,我可以沿著湘江在杜甫江閣下走過;參加武漢馬拉松,我可以由遠而近的跑過那故人曾經西辭的黃鶴樓。

如同到其他城市跑馬拉松,親身參賽,連帶事後勾留數天,都能或多或少使我觀察到一個城市。當然,在大陸旅遊氣憤事情不少,不可能有跑日本馬之類的愉悅感,只怪我的興趣偏偏犯賤如此好了。事實上,以往未跑馬時,我的旅行也總是「貼錢買難受」的那種。

深知道,這種興趣在很多人眼中是戇居、無聊、無謂、作狀。但不管了,自己開心就好。一把年紀,逗自己開心已不容易,毋須還要很多人認同吧?

香港人跑大陸馬答問(上)

上周談武漢馬,結果收到不少跑友查詢關於大陸馬的事情。其實,這些問題不時都有跑友問。既然如此,本周就集中解答一下。又由於寫下去發現要談的太多,故只好分上下兩篇。

(一)如何得知大陸馬的消息?

  1. 微信:微信在大陸的影響力,不用我多提,只須看馬化騰撈得如何風生水起便夠。正因如此,很多大陸馬拉松的訊息,都會透過微信的「公眾平台」發佈。在「公眾平台」上,很多團體、機構都開設了「訂閱號」,用戶只須「關注」了這些帳號,就會不時收到大陸以至海外馬的資訊。我常拜訪的有以下幾個:馬拉松報名、馬拉松助手、42旅、跑者世界。另外,一些大型賽事本身也有「訂閱號」,例如北京、上海、廣州等。關注了這些官方帳號,自然可以收到最快的相關資訊。


  2. 網頁:坦白說,單是每天看微信消息其實已頗夠。若還嫌不足,就看網站好了。我認為最值得看的是「愛燃燒」,此站對世界馬拉松經常有具深度的分析,原創作品不少,更會經常提醒跑友賽事報名日期。大陸的大型新聞網站,有些開設了跑步專頁,而且資料繁多,更新頗勤。例如騰訊、新浪、搜狐等跑步專頁,不妨留意。


(二)大陸馬報名有甚麼要留意?

  1. 賽期:不少馬拉松老早就會知道下一年的賽期,例如渣打,臨近比賽已知道再下一屆於何月何日舉辦。但大陸馬並非如此,主辦單位往往在賽事舉行前三、四個月才能確定比賽日期,然後旋即抽籤及公布結果。所以,如果心目中看上了某個大陸賽事的,可先參考過往比賽大致日期,然後預留時間參加為佳。否則,你很有可能會在此之前已報了其他海外賽事。
  2. 大陸手機號碼:最好要有。因為大陸的大小賽事都會要求參賽者輸入手機號碼,賽前如有突發事情,很有可能只透過短訊及官網發布。部分賽事,更須在申請報名時要求參賽者在官網開設帳號,且須憑手機認證。所以,在目前階段來看,有了大陸手機號碼可免除不少麻煩。
  3. 付款方式:就我所見,通常大陸大型賽事都接受香港銀行發出的visa、master card付款。但至於較小型賽事,則可能規定你要用微信或支付寶。須注意的是,閣下平日能輕鬆淘寶,並不代表你支付寶有餘額可以搞定馬拉松報名費用。這是因為大陸規定支付寶須以大陸銀行帳戶實名認證的關係,這些在此不贅了。總之,如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找大陸的同事、朋友,又或是尋找有「代付服務」的公司協助好了。
  4. 抽籤:大陸跑馬風氣日盛,很多賽事名額都供不應求,愈來愈多賽事改以抽籤報名。更極端的例子是武漢,首屆便已抽籤處理。基本上,目前較為大型、國際化的大陸馬都須抽籤了。常看大陸跑者說抽籤頗難命中,但就我幾次參賽的經驗來看又非如此。我不知道,香港跑手抽籤的隊列是否與大陸人一樣了。不過有一個經驗值得一談,近來我唯一一次落選的是去年的長沙馬拉松。但後來卻收到電話短訊通知我中了後備名額,而這個消息是沒有透過電郵發送的,由此可見一個大陸手機號碼對報名來說可能頗為重要。
  5. 證明文件:目前大陸馬拉松對替跑愈來愈嚴加防範,某些賽事除了限制參賽者親身領取號碼布外,更要求提供以往參賽甚至健康證明。至於收取過程是否嚴謹,自是難以一概而論。不過為免掃興,建議參賽者還是依足要求呈交文件為佳。

(三)跑大陸馬會不會很危險?

談這個問題,最忌單憑成見下判斷。以下列舉近幾年的一些數據,只希望這不是最不公道的評論就好。

近幾年大陸馬參賽者死亡人數(括號所示為該年大陸馬拉松總場數)

2014年:5(53)
2015年:5(127)
2016年:4(193)

這樣的比例算不算危險?就請諸君再找其他國家的相關數字來比對一下了。

退一步來看,有跑手死亡,責任可能在主辦單位,但也可能不在主辦單位。例如跑者本身有隱疾,不幸在賽事期間觸發出來,死亡機會自然存在,哪怕大會的急救設備再好,仍有可能回天乏術。而且,場數愈多,出事機會自然倍增,這道理不難明白。

主辦單位能夠做甚麼?就我來看,主辦單位應該做好所有急救預備、設施齊全、人手充足,能應付種種突發情況。為防患於未然,供水、補給必須充足,遇上氣溫或濕度升高,更須隨時加碼供水。

如果你問我大陸馬是否「安全」的話,就我幾次參賽經驗來看,部分賽事在供水方面確實不濟,尤其在頭半程與半馬跑手混在一起之時,情況更見惡劣。不過現在再參加過幾個大型賽事,供水情況已見改善。沿途上的醫療站,也不時可見。更值得稱善的,是不少賽事沿途都有「醫師跑者」落場以備無患。我和蝦嫂參加清遠馬時(就是有人吃肥皂那屆),途中就受過醫師跑者的鼓勵。

5034bfc85d064fe9bda12c3756e3d15e_th.png

醫師跑者參與2016廣馬(圖片來源:搜狐)

不少港人非常擔心空氣質量問題。客觀來說,所謂「大陸」就是一片面積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地域,不可能一句「大陸空氣好差」就能概括全面情況。霧霾問題比較影響華北地區,在每年11-3月情況最為嚴重。如果真的擔心,就算不到華北,以大陸幅員之廣,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地方的比賽可供選擇。就我參賽經驗來看,空氣當然談不上很好,但也不見差得影響作賽。我暫時參加過2013重慶、2016清遠、長沙、廣州、深圳、2017武漢,其中緯度最高都只是武漢,僅屬華中地區,北方霧霾威脅相對較低。

在我眼中大陸馬的優劣等問題,下期再談。

田同生、田十川《百馬人生,跑向波士頓》

17904359_1321575024589809_6869103760278423776_n.jpg

波馬即將開始,趁機為大家介紹一本關於波馬的繪本。

關於馬拉松的繪本,在香港最為跑友認識的應該是高木直子的幾本著作。今次介紹的這本,女兒將自己與父親挑戰波馬的經歷,以輕鬆的繪本形式表達。

特別的是,這對父女不是一般跑者,他們對推廣馬拉松頗有熱誠。父親田同生是大陸跑團「跑哪兒」的創辦人,有「馬拉松傳教士」之稱,也是中國60歲以上完成六大馬的第一人。在他影響下,不少名人都加入了跑馬行列。至於女兒田十川,受其父影響從不跑變成跑,還頗有創意地將馬拉松獎牌與繪畫結合,成為「獎牌畫」,早前更就此開了畫展。

或許是天意,父女二人首戰波馬就碰上2013年爆炸案。父親差一點就趕到終點,最終因為爆炸未能衝線。後來,受影響的跑手獲得大會提供2014年再度參賽的名額,使他終可在翌年衝線。事後,父女二人根據經歷畫成了《百馬人生,跑向波士頓》,贈予波馬主辦單位留念。

父親田同生幾歲才開始跑?答案是55歲。都說,馬拉松是寬宏的,起跑永不嫌遲。

2017武漢馬拉松後記

坐高鐵回港車程近五小時,正是閱讀好時光。讀報,得知武漢馬拉松關閘前最後一名完賽跑手,竟然獲市長頒贈鮮花恭賀,我才體會到這個馬拉松原來比我所見的還要辦得好。
01

據報在6小時半的限時前最後趕回終點的跑手,獲市長贈送鮮花祝賀。(圖片來源:小蘇快跑)


回來後,不少朋友都問:「廣州好定武漢好?」我答:「廣州已經非常不俗,但整體上,還是武漢略勝一籌。」

其實論體育賽事,武漢網球遠比馬拉松有名。首先武漢本是李娜的家鄉,而且武漢網球公開賽更是WTA五大超級巡迴賽的其中一站,美國「大威」與捷克姬維杜娃曾分別在此奪冠。

沒料到,武漢辦起馬拉松來同樣落力。在上個月中國馬拉松年會中,中國田協首次推出「大滿貫賽事」,只辦了一屆,資歷最淺的漢馬竟然連同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成為了2017/18賽季的五大滿貫賽之一,可見首屆漢馬獲得了空前成功。

賽前也有大陸跑者擔心,首屆賽事辦得太好了,後勁會否不繼?起行一刻,我也是懷著這樣的一份未知,踏進從未到過的湖北省。以下圖文,是今次參賽的一些掠影,謹供各有興趣跑友參考。

02.jpg

星期六到埗,第一件事當然是到酒店卸下行李。沒料到,reception的小姐竟然問我們是不是參加馬拉松。原來酒店為跑手免費送上早餐,一式四款任擇。


 03

expo位於當地國際展覽中心,這裡也提供了行李寄存。


偌大的expo環境下,領取選手包非常便捷。
05.JPG

漢馬今年聯同慈善團體收集舊書,捐給當地有需要的中小學生。


06.JPG

馬拉松紀念郵品極具紀念價值,由於它礙不了幾多地方,價格也不會貴,今次我全套買下,也不過是人民幣160元。


07

購買紀念封後,會為你蓋上紀念郵戳。不同賽事的紀念封上,有不同版本的郵戳。


看今屆漢馬的大會tee與場內發售的紀念tee,雖然製造商是「特步」,但設計上終於有所進步——放棄堅持用中文的「傳統」,改用英文,土味頓時大減。


賽前雨連綿,官方微信也在賽前一日發了一帖,指導跑手雨中作賽注意事項。


賽事當天,跑手憑號碼布免費乘地鐵。起點所在的站內,也有義工指示正確出口。


現場設有號碼布真偽檢測。(圖片來源:小蘇快跑)


等待出發一剎。


起步的漢口區曾為租界,故到處可見歐式建築。


今年漢馬的一大賣點,就是適逢長江大橋建成60周年,相信這點對當地人有頗為意義。


久仰黃鶴樓大名,沒料到第一次見,就是在它旁邊跑過。


也有香港跑手的身影呢!


記憶中,42公里當中,超過一半的路段都有民眾或義工在旁打氣。氣氛之佳,猶勝廣州。


24-37K都是環繞東湖作賽,景色非常怡人。


沿途指示甚為清晰(圖片來源:小蘇快跑)

 

沿途不時見到這些「賽中拉伸區」,不過我頗擔心躺下來拉伸過後,還會有動力跑下去嗎?(圖片來源:小蘇快跑)



補給算是不錯,我們這種慢腳依然可以吃到充足的紫菜卷。

 

終點在武漢歡樂谷,完賽時雨勢轉大,更衣室大派用場。不過,遺憾說句,串錯字這老問題始終還是揮之不去。(圖片來源:小蘇快跑)

更想不到,更衣室內竟有風筒(雖然聽聞部分操作不了)(圖片來源:小蘇快跑)

除了免費獎牌刻字,還有號碼布過膠服務。(圖片來源:小蘇快跑)

 

 

 康師傅贊助不少馬拉松賽,漢馬也不例外,聽聞牛肉麵是放題任食的。(圖片來源:小蘇快跑)


終點有義工拍掌迎接跑手,可惜獎牌並非由他們親自掛上。另外就這圖可見,獎牌中間圓形部分可轉的位置,我和蝦嫂的完賽牌這部分都有點歪了。(圖片來源:小蘇快跑)


【附】香港人參加武漢馬拉松留意事項

報名:首屆已須抽籤。以今屆為例,2016年12月初報名,12月尾得知抽籤結果。

費用:(以人民幣計)香港跑手與大陸一樣價錢,全馬150、半馬100、13公里80。報名時已須預先繳費,不中籤會退錢,可以香港信用卡過數。

大陸手提電話號碼:最好備有,賽前大會不斷給你發各式提示短訊。

天氣:雖然武漢有「火爐」之稱,但4月天氣平均約20度左右。氣溫變化大,今天20度以上,明天可能低於10度。像我們今次碰巧經常下雨,經常處於徘徊10度左右的陰冷。

賽道:以大陸馬來說,部分路段有點窄,上坡稍嫌有點多,但其實還不至於太過份,選擇此馬來造時間也無不可。

交通:香港直飛武漢的話,機程1小時45分,遇有特價機票的話價錢是1200-1300港幣左右。高鐵則勝在出發時間較靈活,深圳北站每天有很多班車到武漢。高鐵票可在攜程(Ctrip)查看及購買、網上購票,當天提早到站取票,來回普通票價約1100人民幣左右,深圳北到武漢車程須4小時45分。

大陸馬消息:知道大陸馬何時報名的方法很多,例如我會定期留意網站「愛燃燒」(http://iranshao.com/)或使用微信,關注帳號「馬拉松報名」。其實不少大型大陸馬都有開設微信官方帳號,關注後亦可收到那一項賽事的訊息。

談憤怒

2017年中國語文科作文有一題是這樣的:

有人說憤怒是壞事,有人說憤怒是好事,有人說處理憤怒的情緒需要智慧…… 試以「談憤怒」為題寫作文章一篇,談談你對憤怒的看法。

如果閣下想找範文,請到別處好了。以下一篇,純粹是一位跑步叔叔借題發揮之作,切勿認真對待。

—————————————————

憤怒是雙面刃,它曾使一個叫周處的男人改過自新,但也曾使另一個叫吳三桂的男人放棄職責。在我看來,憤怒如水,載舟覆舟,只在乎人的修為。

在跑步的世界裏,憤怒也曾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希特拉原擬用柏林奧運展示日耳曼民族優越無雙,但最終美國運動員Jesse Owens連奪四面田徑金牌,猶如給了希特拉一記響亮耳光。這次成就背後包含的,是憤怒;又如數十年前女性無法參與馬拉松,Bobbi Gibb與Kathrine Switzer先後勇敢硬闖,終於改變了無理的性別歧視。這對英雌膽敢如此,背後所懷著的,相信也是一腔憤怒。

Mezzanine_466.jpg

(圖片來源:pbs)

就算不談到那麼高層次,你今日之所以能sub-3 sub-4,又或是能完成一個全馬,背後又何嘗沒有半點憤怒。這個說你胖,那個說你不行,數不清的冷嘲,記不盡的熱諷,統統交織成你晝夜苦練的源動力。

然而憤怒也像鞋帶,唯有恰到好處,不過長,不過短,才能助人順利邁開步伐。否則,它只會成為你的絆腳石。若你「大仇已報」,身體不再胖,速度不再慢,但還是對昔日那些閒言閒語念念不忘,這無疑是跟自己作對,這樣跑下去也難以得到甚麼快樂。

一念無明,我們也許因為憤怒而起跑,卻必須提防自己因為起跑而無意間將憤怒遺下了給身邊的人。

有沒有因為跑步,而冷落了身邊人,使他們一聽到跑步就光火?世上永遠沒有太忙,只會有藉口太多。跑步令人健康,光環很大,甚至大得可以給人成為逃避問題的避難所。有甚麼事,不去面對,美其名說要去跑步,沒時間。這樣子的跑步,不單沒有甩開憤怒,反而叫憤怒在你身邊四處滋生,不可遏止。

「長跑長有」四個字,總在跑者口中喃喃不改。世事變化太多,我們誠惶誠恐的祈求無傷無病,都不過是為了可以和跑步終生為伴。不經意地,我們都對跑步投寄出最真心的情書。但需要談一生一世的,對我們來說,又豈止跑步而已?

對跑者來說,憤怒也許像心跳帶,跑步時戴上它,會助你改善表現。但回到家中,請把它脫下吧。你的心跳,應該由另一個人替你數算。

你的跑步故事(1)Alice Suen

1926807_10153623198244092_3003971388185334659_n.jpg

Alice Suen,剛在新加坡跑完第11個全馬
——————————
頓河的寧靜,與維港的喧囂,我選擇了後者。沒錯,多倫多空氣清新如露,但人未老,始終對那股混雜咖喱魚蛋與雞蛋仔的味道難以抗拒,哪怕當中摻雜了多少煙塵。於是義無反顧地,我隻身離開了居住多年的加拿大。

求仁得仁,我在香港的生活確是「多采多姿」。無可否認,這座玻璃之城五光十色,但不幸地我也病得「五顏六色」。回來後,哮喘如影隨形,使我的手袋除了粉底唇膏之外,還得加上一管inhaler。抵抗力下降,感冒、發燒、扁桃腺發炎、呼吸道感染,全部變成家常便飯。

最記得一次12月30日夜來病發,紓緩劑又剛好用完,不得已要致電999求救。折騰一番,稍為好轉我就堅持除夕出院,全因我不想在醫院過新年。任性吧,也許是的。但可知道,一個獨居女子最怕甚麼?除了人家喜氣洋洋的大時大節,就是要自己赤手空拳迎戰病患。

月吃500顆藥丸,到訪醫院比光顧Salon還多,這種日子我不想再過。人家說,游泳有助改善哮喘。但可惜我皮膚敏感,游泳註定與我無緣,於是我試試跳舞。原來翩然優美的舞姿,背後牽涉著日積月累的體能訓練。為了把舞跳好,我決意跑步鍛鍊體能。沒料到跑步之後,體能好了,哮喘竟也不藥而癒。

一如不少跑友,跑步本來是配菜,日久之下就漸成了主菜。漸漸,習慣了跑步就暫且將跳舞放下。經常奔跑,卻從沒想過要跑甚麼馬拉松。直至一次,約好朋友替我報名沖繩馬拉松10公里賽事,那傢伙竟然誤報了那霸全馬!不過開始跑步幾個月,就要硬生生去迎戰馬拉松,感覺就好像初學數月鋼琴就要開個人演奏會一樣,實在叫人頭皮發麻。

不過,沒有意外,不成生活。那次,我勉勉強強幾乎哭著的在限時前一刻回到終點。雖然癱軟在地,但看著那面玻璃完賽獎牌,我知道自己也有能力走出困局。沖繩黑糖飴緩緩在我口中溶化,才想起吃藥如吃飯的日子,是這麼遠又那麼近。

我FB的cover photo是「進步無止境」五個大字,但請別以為我是鬥心頑強,要不斷追求成績的那種人。不諱言,跑步速度方面我根本是「無甚大志」。在我而言,平日生活壓力已夠多,毋須叫跑步變得太沉重了吧。能收集一面又一面的馬拉松完賽獎牌,又或是完成更長距離的超馬賽事,也可以是一種進步。

謝謝跑步把我拯救過來,我願與它永遠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