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嘴砲聖經》

61159228_2259412927507121_8615256834413953024_n.jpg

《NBA嘴砲聖經》
作者:席亞.賽拉諾
譯者:威治
出版社:商周出版

「關於灌籃,超級球星中只有三名球員能夠優美的展現出體能,讓觀眾神魂顛倒。第一個是J博士,第二個是佐敦,第三個是文斯(Vince Carter)。」

「任何在比賽中戴護目鏡的球員都可以獲得加成,因為我十分敬重這些戴護目鏡的球員,護目鏡是籃球最不落俗套的配件。」

今年的NBA賽事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本文刊出之時,總決賽正在開打。這年冠軍誰屬,很快便有分曉。目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過去四年總決賽上演的「勇騎對決」將不會重現。

此一時,彼一時,回想起自己最留意NBA的年代,已是二十多年前由米高佐敦領軍的公牛王朝時期。在此之後,高比拜仁為湖人出戰的年代也不時會看。可能是先入為主的關係吧,總覺得佐敦的魅力無人能及。及至近年,就真的只知道勒邦占士、杜蘭特等球星了。

不過最近看到一本書,卻重新燃起我觀看NBA的熱情,那就是《NBA嘴砲聖經》,副題是「25個既專業又有趣到讓人以為你是NBA系的籃球問題」。單是看這格局,已知道這書以有趣角度看NBA,像我這種對賽事久沒關注的人大概也可一看。就連眾所周知的籃球迷,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推許此書為2017其中一部最佳著作。

再看目錄,你會發現作者確是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問題,例如:史上最棒的灌籃高手是誰?「投進一球」應該算多少分才值得?假使1997年球季讓一隻熊來替換卡爾.馬龍,誰會打得比較好?表面看,問題好像很荒誕,但作者卻真的為此大書特書。他找出了不少關於熊的資料,研究哪種熊最適合打NBA,從而道出了不少關於卡爾.馬龍的場內外表現,令人莞爾。

看這本書,其實就等於重溫了很多NBA的重要人物與經典時刻。胡鬧筆觸只是作者的手法,其實作者本身也得是NBA超級球迷,才足以寫出這本書的內容,去「認真地胡鬧」。

Basketball (and Other Things)
Author: Shea Serrano
Translator: Wei Zhi
Publisher: Business Weekly Publications

The 2019 NBA playoffs have already reached a critical stage, and the NBA Finals will be underway by the time this article is published. While this year’s winner will soon be unveiled, we can be sure that there will be no repeat of the championship showdown between Cavaliers and Warriors we saw in the past four years.

In retrospect, I was attracted most by the NBA dynasty of the Chicago Bulls, led by Michael Jordan more than 20 years ago. I also watched NBA games from time to time when Kobe Bryant played for the Los Angeles Lakers. I might be subjective, but I think Jordan’s glamour was always unrivalled. The only NBA players who have interested me in recent years are LeBron James and Kevin Durant.

What rekindled my passion for watching NBA games was a book that I read recently, titled Basketball (and Other Things): A Collection of Questions Asked, Answered, Illustrated. The book discusses the NBA from an interesting angle and is actually a good read for people like me who haven’t paid attention to the game for such a long time. Even former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who is a well-known basketball fan, recommended it as one of the best books in 2017.

In the table of contents, you are presented with a set of intriguing questions raised by the author, including: ‘Who’s the greatest dunker in NBA History?’, ‘How many points should [SHOT] actually be worth?’, and ‘If 1997 Karl Malone and a bear swapped places for a season, who would be more successful?’ These questions may sound ridiculous, but the author did treat them seriously. For example, to explain Karl Malone’s performance on and off the court, he gathered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about bears and studied which type of bears are best suited to playing in the NBA. How can that not put a smile on your face?

This book essentially recreated and brought to life many key figures and classic moments of the NBA for readers. As an NBA super fan, the author was in the best position to raise those hilarious yet enlightening questions and then answer them one by one with his unique wit and wisdom.

廣告

能跑能寫波夫特

s8.jpg

這個世界總有些人,你可以說他很勵志,也可以他很令人洩氣。

就像C朗拿度,足以令世界上99%的足球員很沮喪。任你怎麼努力,不要說超越他,就算能和他相提並論,都已經算是很大的成就。但偏偏這種人,還在天天活得比你更努力。他不時展露的身材,就是明証。

幸好,我從沒造夢要成為職業足球員。但就算當起所謂「跑步作者」,每次想起現已年逾七旬的波夫特(Amby Burfoot),仍難免洩氣。

Runner’s World雜誌的長期讀者,一定對這位資深特約編輯不會陌生。先不論文采,1968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與2:14的個人馬拉松最佳時間這兩大光環,相信已令全球行家難以望其項背。

絕對明白「人比人,比死人」,所以與其不知好歹硬要比較,我情願老老實實做小粉絲,介紹一下波夫特這位未必有很多香港跑友留意的跑壇重要作者。

跑步作者有不同類型,像波夫特這種精英跑手出身的,著作自然偏向技術探討為主。截至最近,波夫特撰寫或主編的書已出了六本。而當中約有四本是指導讀者如何跑步,包括:The Principles of Running(1999)、Runner’s World Complete Book of Beginning Running(2005)、Runner’s World Complete Book of Running(2009)以及最近出版的Run Forever(2018)。

六七十年代波夫特「當弗」時,其成績已屬美國頂級。但這樣的精英跑手,並沒有濃厚的精英意識。反而寫書時,經常以誘導初學者成功起跑為目標。到了最近的Run Forever,可看出他很關心像自己「一把年紀」的人如何跑下去。字裡行間所流露的語氣仿如老朋友談天,謙謙君子形象,如見其人。

更難得的是,波夫特在討論技術之餘也喜歡談人生、說歷史。2007年的The Runner’s Guide to the Meaning of Life,以十五節課的形式向讀者討論跑步與人生。出版後,此書被Runner’s World推許為史上其中一部最佳跑步書。

2016年,波夫特更出版了別開生面的First Ladies of Running,介紹了22位開創先河的女跑者。波馬英雌Roberta Gibb、Kathrine Switzer固然一如所料榜上有名,想不到減肥成功並跑畢全馬的名嘴Oprah Winfrey也佔了其中一章。

說來遺憾,波夫特的書只得Runner’s World Complete Book of Running有簡體中文版,這也間接導致他在華人跑者當中知名度不算高。然而,這位長年筆耕不輟的馬拉松高手,實在是不容忽視的一株跑壇奇葩。他的著作,哪怕是原版,也值得大家不嫌麻煩找來一讀。

坤哥演唱會騷腹肌的背後

IMG_1552.jpg

看到坤哥演唱會上的腹肌照了嗎?

世界上總有些人,你覺得與腹肌大纜都扯唔埋。但偏偏現實就是:這種人總不時會出來給大家驚喜。

繼陳奐仁之後,坤哥可算是另一位突然之間換了副身材的娛圈中人。兩者形象,也許同樣惹笑;但兩人的成績,肯定同樣唔講得笑。

利益申報:我不是突然留意坤哥的,我經常在YouTube看他上載的翻唱歌曲。最喜歡的一首,就是他與Cousin Fung翻唱王菀之的《好時辰》。

那時已覺得,縱然他的形象好像有點「傻仔」,但看他上載了那麼多彈唱片段,就知道他其實在搞笑,在「做隻棋」的背後,一直以來都在默默耕耘。

可能有人覺得他行運,搞搞笑,就搞到去紅館開演唱會了。

殊不知道許多人的「行運」,其實背後包含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準備,無數望穿秋水的期待。很多苟且的時光,不是沒有經歷過,只是你未必知道而已。

但也很老實的說,我也是在電視上看到坤哥在演唱會揭開上衣露出了腹肌,才去追蹤他的IG。

沒料到,竟在那裡看到他解釋為什麼這次演唱會取名為「小句號」。看罷,不禁令我感觸萬千。

畫上小句號,原來意思就是跟過去的某個自己道別:可能是吊兒郎當的自己,可能是畏首畏尾的自己。簡單來說,就是決定跳出自己的comfort zone。

IMG_1554.jpg

這令我想到身邊無數跑友。練長跑的,有哪個不是跳出了自己comfort zone?有哪個人,會一覺醒來就覺得每天跑10K8K是樂趣?

很多業餘跑者都是半途出家,往日的他們可能活於聲色犬馬,可能甘於四體不勤,是在跑步之後,他們才為生命畫上了小句號。

不是要說跑步有甚麼神效。相反,跑前跑後,執著的人依然執著,沒手尾的人依然沒手尾,花錢不眨眼的人不會因為跑步而突然變得節儉。喜歡認叻的人,跑步以後甚至可能還變本加厲。

很多性格中的缺點,跑步不見得會幫人改變多少。跑步為人帶來的改變,反而在於價值觀。

曾經覺得唱K、看歐聯、打麻雀很重要,沾上跑步的癮後,它霸道地佔據了你的時間。就連每次旅行的地點,也由馬拉松舉辦的地方來主宰。

跑步突然充斥了生活中的大部分,這樣好像很「跑膠」?

但在每年驗身你不需像旁邊同事那樣憂心忡忡,買衫又可以不用因為尺碼限制而選沒那麼喜歡的那件,你又會覺得,這樣好像沒甚麼不好。

生命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斷捨離,許多你做不了的決定,跑步間接幫你用腳畫上小句號。它不會為你脫胎換骨,但至少回首一看,你應該比之前活得自在了一點。

IMG_1550.jpg

然而小句號這東西,最好畫完才跟人家說。

有些人就是什麼也沒做,就將鴻圖大計四處宣佈。最後他們的「宏願」,十居其九,只會淪為人家茶餘飯後的笑料。

就像坤哥,試想他在什麼也沒做的時候,就在IG宣佈「我今天開始要練就六塊腹肌」,你猜結果會怎樣?當然可能有人會說「加油」,但相信「留名等找數」的花生群眾只會更多。

很多人的問題,就是理想有餘,理智太少。七萬幾個計劃,卻沒有七秒鐘的堅持。

公開宣佈練腹肌很熱血吧,但這又熱血得過貼出一張人人嘩然的腹肌照?

成績是怎樣磨出來?那是在一次又一次忍著不提,一次又次硬生生把事情吞進肚子中磨出來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才是真正的有型。

所以,若你決定要畫小句號,很好。就請理智地計劃一下如何實踐,待句號完美畫上,才淡淡然跟大家回憶這段經歷好了。

到時你想不說,人家都來央你說。世界,就是這麼現實。

願我們好好記住:成功者的故事總是太短,失敗者的故事總是太長。

開發大西北——敦煌馬拉松2019(觀光飲食篇)

參加敦煌馬拉松,遊覽也是極重要的一環。若非古城的吸引力,誰會無故走到大西北參賽呢?

今次我的行程是這樣:

第一天:敦煌西線(參加當地團)

第二天: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參加當地團)

第三天:領取參賽用品,輕鬆閒逛

第四天:正式比賽,然後即日離開

 

一、景點

敦煌西線主要是看遺跡,包括敦煌古城、西千佛洞、陽關、玉門關等。最後還到了雅丹魔鬼城看日落。

IMG_0735-1024x768.jpg
敦煌古城其實就是一個電視城。八十年代,日本人曾經在此拍攝電影《敦煌》。戲拍完後,場景沒有拆掉,現在就成了景點。然而這裏日久失修,觀賞價值甚低。

 

IMG_0762-1024x768

IMG_0763-768x1024
像莫高窟一樣,西千佛洞也是進洞窟看壁畫。在導遊的帶領下,參觀者可以進入四個洞窟。導遊的講解很仔細,值得一遊。
IMG_0807-1024x768.jpg
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以及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使陽關和玉門關也變成了景點。看這種歷史景點,需要一點想像力,去欣賞那裡荒涼的美。
IMG_0882-1024x768.jpg
雅丹魔鬼城已經幾乎到了新疆邊界,十分遙遠,返回敦煌市區也要兩三小時的車程。但如果天氣好的話,這裏的日落極美,是一個必遊的景點。
IMG_0999-1024x950.jpg
大家看到我在鳴沙山騎駱駝的相,都問我駱駝有沒有奇怪的氣味?還好,我真的嗅不到。而且駱駝十分溫馴,今次實在辛苦了這位389老兄。
IMG_1020-1-1024x768.jpg
敦煌在今年四月一號起,已經被官方宣佈進入旅遊旺季。在此期間,莫高窟只供遊人參觀八個洞窟,索價238元人民幣。相反在淡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參觀12個洞窟亦只需140元。

 

值得一提,網上常說莫高窟門票需預訂,但我試過在官網因為証件輸入問題無法成功預訂。經歷一番折騰,在官方微信問工作人員後,他們回應說我說「你在當地買就可以啦」。最後,我是光顧當地旅遊公司成功以正價買到票。

 

IMG_1252-768x1024.jpg
莫高窟洞內嚴禁拍照。這是仿製版的第45號窟,是在敦煌博物館拍下的。
IMG_1100-768x1024.jpg
《又見敦煌》的宣傳海報在敦煌街頭非常易見。

當地有三大表演非常流行,包括《又見敦煌》、《絲路花雨》及《敦煌盛典》。我在網上做過資料蒐集,其實三個表演各有特色,但一般都認為《又見敦煌》總分最高(價錢也最貴),於是我便觀賞了這個。

IMG_1078-1024x768.jpg

IMG_1083-768x1024.jpg
《又見敦煌》其中一幕,演員突然在你腳下的透明玻璃下出現。

這是我看過最創新的表演,基本上頭三份二觀眾都不能坐著,反而要走來走去看表演。演員會從你的四面八方冒出來,不單在左右,而且還會在上方或者下方。女導演王潮歌也是來頭不小,08京奧的開幕與閉幕禮,她也有份與張藝謀合作。

二、飲食

說到吃方面,大西北的口味當然與廣東口味大異其趣。當地流行吃牛羊驢肉,吃不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冇啖好食」。但如果你是自認重口味,尤其愛好羶味的話,恭喜你,大西北等你來。以下姑且介紹幾款我嚐過的當地名物。

58857999_10156649604053649_6926742471225376768_n.jpg
羊肉合汁@夏家合汁

「羊肉合汁」基本上是一碗羊肉湯粉,再加一塊餅,是當地人喜歡的早餐。「夏家合汁」是當地的名店。怎麼吃?我看當地人是先吃掉粉,再把那餅掰成小塊放進湯中吃,便照做如儀。湯粉,還好,但如果怕羶的最好不要吃了;而餅到湯中很快就幾乎溶開,吃下去感覺很一般。

58779104_10156649598773649_2086949090439987200_n.jpg
驢肉黃面、杏皮茶@順張黃麵館

這家「順張黃麵館」又是名店,連Lonely Planet也有推薦,許之為全市萬千賣驢肉黃面的店之中,值得一試的一家。由於驢肉黃麵我早已隨便在酒店樓下吃過,所以比較之下,才知道這店出品才是真正好,一改心目中驢肉印象。

這店肉與麵分開上桌,麵我不覺得特別出色,但肉以類似鹵水形式處理,吃時蘸混有蒜蓉的醬汁,不得了。而「杏皮茶」(或稱「杏皮水」)是敦煌極為流行的飲料。同樣地,試過大量生產的貨色之後,再試順張這裡的版本,價錢貴幾倍,但卻好喝不只幾倍。

59534173_10156649598833649_8323525033418817536_n
胡羊燜餅、炒榆錢@胡羊燜餅

別為名字所誤,所謂「胡羊燜餅」是一大盤多汁的羊肉寬麵。在吃團餐時原來早已吃過,當時並不識這原來是名物。後來到「胡羊燜餅」這人氣店(不得不說,很叫人滴汗的一點是:當地食店名稱大同小異,感覺都是隨便改)再吃,才真正認識到這麵真的不錯。羊肉綿糯,汁頭豐厚,而麵則帶嚼勁。

更料不到那免費的酸辣紫椰菜(分量多得像要付費),竟然頗為出色。這個我在食評網站也看到有人提過。
至於「炒榆錢」,由於平日在街上經常看到食店把這菜名貼在門面作招徠,所以忍不住都在「胡羊燜餅」順道一嚐。榆錢原來是榆樹果實(但看起來似小葉),所謂炒榆錢,就是將榆錢沾上粉去炒。吃時,覺得像吃粉多於吃菜,味道也不特別深刻。簡單來說,試過就算。

 

三、幾點建議

1. 敦煌歷史悠久,而且坐擁藝術寶庫莫高窟,所以實在值得各位遊覽前做做功課。相關的書、紀錄片很多很多,我自己在出發前也翻看了一堆,以下一些我認為值得向大家推薦。

央視紀錄片《河西走廊》

到敦煌不宜只識敦煌,認識整條河西走廊的歷史更全面,這是我回港後的強烈感覺。這紀錄片拍得很精彩,中間輔以戲劇情節,使觀眾可從多方面認識這條大西北要道的歷史背景。如果你沒時間的話,建議只看第七集,主題正是「敦煌」。

陳年NHK紀錄片《絲綢之路》

這套經典作,TVB亦曾播過,旁述是鄭裕玲,對此有印象的肯定年紀不會太輕,沒料到現時網上仍能重溫。那喜多郎的配樂,一響起就充滿回憶。

Lonely Planet 旅遊書《甘肅和寧夏》

這應該是最簡略而最集中而全面的甘肅旅遊資料了,特別是莫高窟有專門章節介紹。翻一翻,你會對當地情況有概略印象,方便策劃旅程。

2. 通常到外地參加馬拉松是先跑後遊,但今次,我反其道而行,是先遊後跑,明顯就是為了避開五一人潮,不過今次卻發現五一人潮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多。所以如果明年賽事仍在五一舉行的話,大家可以考慮「先跑後遊」,好處是玩得更為安心,當然酒店房價等等,也會變得相對較貴。

IMG_1382.jpg

3. 有時間的話大家可以,走河西走廊,除了遊敦煌之外,又可以向蘭州方向,遊覽酒泉、嘉峪關、張掖及武威等地。至於交通,由於地點距離遠,坐火車動輒六七小時,所以大多數旅者都會選擇臥舖,睡一夜就可到達目的地。

4. 香港一般沒有直飛敦煌的航班,大家可能要在北京、西安或蘭州等地轉機,所以遊覽的時候也可以考慮轉機地點而靈活策劃行程。

開發大西北——敦煌馬拉松2019(比賽篇)

為甚麼到大西北跑馬拉松?今次參加敦煌馬拉松(敦馬),想來有三個原因:

1. 自命文青(中),知道敦馬在莫高窟衝線,已經想按下報名鍵了;

2. 賽事於五一舉辦,可以省一點年假;

3. 雖然我不時拿大陸馬開玩笑,但是多到大陸各省跑馬、觀察、觀光,也一直是我的興趣與心願。

跑友知道小弟出戰敦馬後,好奇留言詢間者不乏。既然如此,就略記一下這次敦煌之旅,分比賽與遊玩兩篇,以饗諸君。先奉上首篇「比賽篇」如下。

一、敦馬何時舉行?參賽詳情如何?

賽事日期:2015-17年的三屆都在10月中舉行,但自2018年開始已改於5月1日(也就是五一黃金周)舉行。

報名日期:2019這屆我在2月尾報名,但這賽並不火,故不用抽籤,我發現此後一段時間仍可報名。

2019年組別(限時):全馬(6小時)、半馬(3小時)、10公里(1.5小時)、5公里(1小時)。

2019年費用:按照組別,由54至200元人民幣不等,早報名或有優惠。只能以大陸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繳交費用。

官網:http://dunhuang.cd42195.com

微信公眾號:行知探索西部世界

IMG_1353-905x1024.jpg
官方微信帳號,賽前主要訊息都在此發放(當中不少訊息連官網也沒有)

 

二、敦馬賽道好跑嗎?

以2019年全馬來說,全程賽道非常寬闊平直,而全馬參賽人數僅有1000人,保證任你奔馳無阻。但問題是,天氣溫差實在厲害。

路線圖-1024x567.jpg
2019敦馬路線圖
IMG_1267-1024x576.jpg
賽道寬闊平直
IMG_1281-1024x647.jpg
賽前天氣清涼,需要錫紙包身

五月敦煌,早上約13、4度相當清涼,但到中午已經近30度。到最後直奔莫高窟那十多公里在「110專線」上,兩邊都是荒漠一片,體感溫度絕對不只30度。

所以,這條賽道也不無挑戰。

IMG_1286-1024x806.jpg
後半程被稱為「最寂寞的賽道」,其實也是很熱的賽道。
IMG_1330.jpg
賽後報導(微信截圖)
IMG_1361-682x1024.jpg
賽後收到照片,果然沒甚麼好面色。

三、敦馬辦得好嗎?值得參加嗎?

總體來說,比賽辦得中規中矩,可算及格。

比賽名稱中的「雙遺」,乃是指嗚沙山月牙泉與莫高窟兩大遺產級景點。而全馬可以在莫高窟衝線,可算是一個具壓倒性的賣點,不少人單是聽到這點已經悠然神往,躍躍欲試。

如果你喜歡藝術,覺得莫高窟是人生必到景點之一的話,這賽就值得參加。而且,能跑全馬的就別要參加半馬,因為只得全馬可以在莫高窟那地標九層樓前衝線。

具體情況,可參看以下剪影。

IMG_1099-768x1024.jpg
由賽前領取選手物資、前赴起點,到賽後返回市區,賽會都有安排接駁車(他們稱「擺渡車」),這方面做得不錯。
IMG_1127-1024x768.jpg
賽前領取號碼布及選手包,基本上沒有expo可言。同一時間,主辦單位於當地舉行另一戈壁越野挑戰賽,反而他們在旁邊有露天賣物會,你也姑且可視之為敦馬的expo。不過,在烈日當空之下,沒幾人會願意久留了。
IMG_1195-1024x768.jpg
賽事起點設於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有一點做得很差的是:竟然沒有流動廁所!參加者只能依賴旁邊建築物的公廁,搞不好真的會來不及。
IMG_1198-1024x986.jpg
起步未幾,參賽者鳴沙山外跑過。
IMG_1273-1024x599.jpg
比賽初段走在敦煌市區,會路經地標「反彈琵琶」塑像。所謂「反彈琵琶」,其實是敦煌壁畫中同時跳舞與彈奏的高難度動作,原出自莫高窟第112窟壁畫。
IMG_1274-1024x889.jpg
賽道大部分都杳無人煙,但間中也有氣氛不俗的時候。
IMG_1266-1024x576.jpg
一如外面的馬拉松,賽事去到中後段會有食物補給。敦馬說不上很精彩,但該有的還是有,例如香蕉、小蕃茄。值得一提的是西瓜,清甜非常,在酷熱難當的大漠中我吃了許多。不過,由於比賽後段氣溫急升,其實我覺得水站若能設得密一點會更顯得周到。
IMG_1260-1024x576.jpg
有些補給站還備有鹽丸。
IMG_1257-1024x877.jpg
每五公里,就有這樣一位小姐舉里數牌。在如此乾旱酷熱的環境下,如果這位30公里小姐真的站足全場的話,還真的苦了她。
IMG_1255-1024x872.jpg
有駱駝在旁,無疑是符合人們心中對大漠的預期。但掃興一點說,在直奔莫高窟的「110專線」公路上,其實應該不會有駱駝行走,這幾頭明顯是故意牽去的道具。
IMG_1244-1024x576.jpg
在莫高窟衝線後,工作人員把獎牌親自掛上。看她把自己裹成這樣,就知道陽光燦爛的程度。

IMG_1285-1024x576.jpg

IMG_1232-1024x910.jpg
敦馬其中最特別的一點,就是有這張「關牒」。這原是古代的通關許可,現今在敦煌常會成為紀念品的噱頭。現場有師傅坐鎮為參賽者寫上姓名及完賽時間,我特意叫師傅寫正體字,師傅也照辦如儀。(反正關牒本身也用上正體字,只遺憾今年的標誌轉用了簡體)
IMG_1220-768x1024.jpg
能在千年世界文化遺產前完成馬拉松,確是不可多得的經驗。

 

應到關島一遊的五類人

老實說,本來對關島這地方興趣不大。

論跑馬,關島長年炎熱,馬拉松只能在半夜起跑。之前分別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跑過這類比賽,除了捱睏之外,也得承受很長時間的黑夜默默跑。若賽事宣傳令你覺得很有氣氛,那很有可能只在起點與終點。

論歷史文化,關島也相對少。沒幾多人會打算到此看歷史,就算出發前打算找點「關島歷史」看,無論在網上還是圖書館,均無太多選擇。

而我去旅行,偏偏最有興趣的就是參加馬拉松,與看歷史文化景點。多得關島觀光局邀請,我才對這太平洋中的著名小島改觀。原來,它不是一處除了結婚就沒甚麼好做的地方。

四天勾留,直到離開時,尚嫌短促。如果像我這種「不情不願地」出發的人也算是樂而忘返,那麼以下五類朋友應該更是不能不去了。

一、如果你喜歡自我挑戰

四月在關島這種平均溫度高達攝氏二十多度的地方跑馬拉松,本身已是一項挑戰。由於半夜起步,說氣氛好是騙你的。不過在這種條件下,我覺得關島馬的主辦單位倒也算是將比賽辦得有聲有色了。

IMG_9773-1024x768.jpg
expo位於當地著名酒店渡假村Pacific Island Club(PIC),這也是我們下榻之處。
IMG_9766-1024x1024.jpg
馬拉松紀念衣是T恤多,背心少。或許天氣使然,expo不僅有售背心,而且還選擇不少。你可以選擇不同的顏色,甚至不同的剪裁。
IMG_9726-955x1024.jpg
賽事工作人員也非常親切友善。
IMG_9833-1024x714.jpg
全馬賽事在凌晨三時開始,這是賽前的特色民族表演。
IMG_0298-944x1024.jpg
比賽中大部分時間路面一片漆黑,有時甚至黑到看不清楚路。可幸水站工作人員表現也頗賣力,算是凌晨默然奔跑中的一點慰藉。
IMG_0307-1024x576.jpg
一片金黃色的晨曦也許只維持了五分鐘,可幸此時正跑到海邊。看到這個景色,前面兩個小時的黑暗也就值了。
IMG_1152-1024x390.jpg
最後幾公里,其實不斷上斜,不易應付,絕對夠挑戰。
IMG_1153-1024x576.jpg
衝線後,參賽者可以在海灘享用豐富補給。
IMG_9669-1024x768.jpg
其實在我們入住的PIC,每天一早醒來就看見這個景色。海水清澈見底,在這樣的環境相信不想游泳,甚至不懂游泳的也會想浸一浸海水吧。
IMG_0184-1024x768.jpg
我們還坐船出海看海豚,只可惜不知道還可以參加浮潛看魚看海龜。我們毫無準備,只得眼巴巴看著同船團友享受了(哭)。
IMG_1154-1024x1006.jpg
關島還有sky diving、駕駛小型飛機等空中活動,留待有勇氣的你來挑戰。(圖:關島觀光局)

三、如果你想一家大細同行

在關島,見得最多的就是日本和韓國遊客,當中絕大多數都是一家大小齊集。可見,關島非常適合家庭旅行。

 

IMG_1155.jpg
馬拉松賽後,我們到了PIC享用那裡的水上活動。除了游泳,也玩了划艇和滑水梯。小朋友在此,定會更加流連忘返。
IMG_1156-1024x676.jpg
像PIC這種酒店渡假村,內裡本身已有不少活動供參加。要血拼的話,關島也有不少免稅店「可以一戰」。(圖:關島觀光局)

四、如果你是一枚吃貨

IMG_0325-1024x891.jpg
這件巨型壽司似的東西是關島、夏威夷名物Spam Musubi,在尋常超市有售,甚至馬拉松賽後也是補給之一。
IMG_9953-1024x768.jpg
關島的燒烤非常有名,所以即使我們平日少吃肉,賽後也到了當地著名的燒烤店Jamaican Grill慶功。
IMG_9777-1024x768.jpg
對香港人來說,關島超市其中一樣驚喜就是Godiva朱古力的價錢。

五、如果你早就厭倦了噪音

間中想離港一下,很大程度是為了避開愈來愈嚴重的噪音問題。

關島幾天下來,在公眾場所側著頭聽錄音留言,或是旁若無人地放盡音量打機播片的人,我一個也沒遇過。

我不知道,這與大陸遊客絕少,日韓遊客佔大多數有沒有關係了。

以跑一趟馬拉松為理由,還自己耳朵清靜數天,不用再為聽之不盡的手機噪音怒上心頭,這對我來說就是真正的「洗滌身心」。

IMG_0280-768x1024.jpg
我們光顧的當地一家餐廳,cashier旁邊有大量臘筆與填色工作紙。安撫小孩,其實可以有很多方法,不一定要高科技多媒體吵個不停的「電子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