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這個時候,奧斯卡臨近,總是跑戲院跑得不亦樂乎。
就算有唐英年地下行宮般的設備,戲院就是戲院,電影在家看,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最妙的是,愈是好的電影,「折扣」愈是明顯!這是我十多二十年的經驗之談了,所以,對我來說,戲院是沒法不去的。然而正場票價實在太高昂,所以我情願犧牲睡眠時間,以撿那早場接近半價的便宜。
今年的戲,似是特別對胃口。一看上映片目,至少有七至八部肯定可以列入必看名單。所以近幾個星期非常傷腦筋——每逢周末早上,有空必往戲院鑽,但「努力」之下,至今仍有四、五部戲未及觀賞。唯有繼續不懈,清理候賞電影名單。今早看的,是奇連伊士活新作《J艾德格》。
若然《選戰風雲》狠狠地告訴觀眾「忠誠」於政治世界是一文不值的,那麼《J艾德格》可說使我重新發現一線光明。
電影主角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創局局長胡佛。戲裡的他對工作極度投入,從年輕時管理圖書館,到日後出掌FBI,都像患了強迫症似的要把資料系統整理得有條不紊。同時,胡佛性格囂張,處事狠辣,這樣的人註定難有甚麼朋友。但胡佛何幸,如此性格,偏偏遇上兩段終生不渝的忠誠關係。
第一個當然是其助手。胡佛終身未娶,有傳他是個同性戀,而情人就正是其助手克萊德。在公在私,克萊德默默地支持了胡佛數十載,完全甘於當起「背後男人」的角色。面對胡佛母親的阻撓,甚至胡佛晚年對他的質疑,克萊德依然不離不棄。這段感情在電影中處理得沒有過火,不至肉麻,觀眾看到的,只是克萊德數十年如一日的忠心耿耿與一往情深。
另一段,則是胡佛與私人秘書海倫的關係。胡佛少時,是個萬人迷(更重要的是當時他還未喜歡男人),與年輕貌美的海倫本是天造地設。可惜襄王有心,神女無夢,數次約會後,海倫還是以工作要緊為由謝絕了胡佛的追求。自此以後,胡佛只能將愛慕藏於心底,海倫當起了胡佛的秘書,開展了純然的主僕關係。胡佛肯定不是容易應付的上司,但海倫還是成功地應付著各種場面,使胡佛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寫下其人生傳奇。年月如飛,胡佛最後的一個指令,就是要求海倫在他死後迅速消滅所有相關秘密檔案。後來,海倫收到胡佛死訊後,也真的把最後的工作俐落完成。以現代人「魚不過塘不肥」的職場法則來說,海倫為胡佛傾注了人生五十四年的光陰,簡直是不可思議。
寫到這裡,真的不得不佩服奇連伊士活,已屆耄耋之年,但還以八朝元老胡佛為題材拍電影,可說是藝高人膽大。胡佛是個極受爭議的人,公私兩方面可議之處均多不勝數,要用兩三小時把其一生說清實在是談何容易。或許奇導正是看上這份複雜吧,所以這部戲層次甚豐,使觀眾既看到FBI的蓽路藍縷,也看到胡佛其人的呼風喚雨,更看到美國政壇的波譎雲詭。然而,電影最撼動我心的,還是如前所述的兩段關係,那兩個字——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