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

未知《選戰風雲》這個甚為陽剛氣的譯名有沒有把女觀眾嚇走?佐治古尼執導的這齣戲,雖以政治為背景,卻未見艱澀,反而節奏相當明快俐落。

故事之本,為百老匯舞台劇《法格拉北站》(Farragut North)。同是揭露選戰陰暗面,但佐治古尼將原本的喜劇拍成了格調非常灰沉的電影,並更名為The Ides of March——三月十五日,是電影中總統提名資格初選日,也是凱撒大帝遇刺的日子。’Beware the Ides of March’(謹防三月十五日)這一句出自莎劇《凱撒大帝》,是預言者對凱撒的一句警告,後來常用作指「有人遭背叛,或要小心遭背叛」的意思。佐治古尼執意要將之變成戲名,無非就是要借選戰來探討忠誠與背叛這課題。

主角史提芬這競選助理,無論面對總統候選人、頂頭上司、敵對選舉主任,甚至霧水情緣式搞上手的年輕漂亮見習生,每一段關係都不離忠誠與背叛的角力。其中一幕,頂頭上司決定炒掉史提芬,並曉以大義,大談忠誠的價值。豈料,史提芬未幾即意外逆地反勝,狠狠地搶走了上司的位置。故事中每一段關係,原來都提醒著觀眾:在政治世界中,忠誠是最沒價值的東西。

佐治古尼、菲臘西摩荷夫曼、保羅哲亞馬提這些老戲骨的演技平淡中見真章,固然好看。飾演史提芬的賴恩高斯寧也能擔起角色,由最初的年少得志,到中段徬徨失措,及至後段的冷酷無情,均能準繩拿捏。電影之剪裁,也非常恰到好處,間接體現了參與政治遊戲所必須具備的快、狠、準。

不過,選舉背後再醜惡也好,也至少人家美國公民還可以選。

廣告

尋人啟事

今夜和友人去看了京劇《馬連良紀念系列——十老安劉》,2012香港藝術節的節目。

京劇,我是第一次看。起初以為三個半小時,肯定是大考驗。沒想到,時間竟倏地而過。

這一夜,美好如斯,金黃得如中場休息我隨意拿起的那杯香檳。

你說是嗎?2012年2月12日晚上,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L2座位的小姐。

這年頭,難得還碰到看京劇的有心人。如果某年某天某地,能有機會與妳一談,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