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能讀《大亨小傳》三次的人,應該可以跟我做朋友。」
永澤在《挪威的森林》說這一句,使我記住了他。剛剛,終於看完了第六季《廣告狂人》,我也想說:如果有誰完整地看過《廣告狂人》,我們應該可以促膝長談了。
以六十年代美國廣告業為題材,文化隔閡加上緩慢節奏,縱有四屆艾美獎最佳劇集獎項背書,《廣告狂人》仍註定無法在香港大紫大紅。若非蔡瀾撰文大讚,可能我也不會留意。
某雜誌許之為The 50 Best TV Dramas of All Time的第四名,我完整地看完的美劇不多,對排名無從置喙。但如果《廣告狂人》如此劇集也只能排第四名,我更有興趣看看頭三名還可以怎樣超越它。
要三言兩語去讚頌《廣告狂人》,恕我辭窮。只是一邊看,一邊會痛恨自己修養淺薄,英語不濟,簡直是牛嚼牡丹。
此劇要求觀眾高度專注,偶然一句看似不經意的對白,一個稍長的鏡頭,可能已在交代故事。配樂、衣飾,甚至人物在看哪本書、每個分集的名稱,全部暗藏玄機。其含蓄細緻,層次豐富得會令人感到匆匆把劇一次看完,實屬浪費。所以,如今網上已累積不少有識鴻文,專題分析劇中細節,例如劇中人物看過甚麼書,已湊成了書單一張。
如看此劇,強烈建議大家看雙語或英文字幕。自己英語聽力有限,若只看中文字幕,真的無法曉得其對白是如何綿裡藏針,機鋒處處。就連一群男人大談黃色笑話,討論女性身材,也因語言巧妙而使人加倍拍案叫絕!
《廣告狂人》格調陰沉,表面這群麥迪遜大道的廣告人才,每天頭髮梳得一絲不苟,永遠西裝筆挺地上班,風光非常。但細看之下,才發現各有各的問題,竟然沒有一個人活得真正開心。
在這樣的氛圍下,時代真實歷史事件,如越戰、總統大選、甘迺迪遇刺、六十年代反主流文化運動等,不停穿插於劇情之中,令整套劇看來更是蕩氣迴腸。
看電視劇不同看電影。電影頂多幾小時,就是爛片,殺傷力也有限。但動輒數十集的電視劇,萬一「投資錯誤」,後果非常慘重。然而,廣告狂人六季共78集,看完卻是我想再看多遍。第七季將於幾個月後來了,我希望它快來,也希望它不要那麼快來。
延伸閱讀:
第三位,breaking bad力推,也是神劇一部。
對呀,聽過太多人讚breaking bad,下一部應該會看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