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大概也是緣份,因為偶爾看到一張廉價機票,就使我隻身跑到惡名昭彰的印度。六天,在德里(Delhi)、捷布(Jaipur,又譯「齋普爾」)、阿格拉(Agra)三個熱門北印旅遊城市匆匆走了一趟,才發現距離雖然產生美,但更多時產生了誤解。
很髒,很亂,很吵,騙子很多。但印度素食盛行,當地人的熱情,對宗教、傳統文化的執著,再加上一座座恢弘的建築,足以使我對四十五度的熬人高溫甘之如飴。首訪天竺,經沒有取。最後發現取下的,是一幅幅泛著masala味道的記憶。
以下,就將一個香港男人,在2014年5月中跑到北印的六天經歷如實相告。
Day 0:香港–>德里
下班後乘夜機赴德里,抵達時約為晚上十一時許,綜合網友意見,貴些就貴些,預約酒店接送服務,確保能在如此夜晚盡快到酒店梳洗休息。
德里下榻酒店:Hotel Grand Godwin(此酒店各項設施均不俗,wifi夠強,熱水充足,自助早餐也不錯)
Day 1:德里
(康諾特廣場–>賈瑪清真寺–>紅堡)
來到德里,第一站就到了這裡。賈瑪清真寺(Jama Masjid)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進去當然要脫鞋。地面給四十多度高溫烤了半天,踏上去,「熱到跳舞」,名符其實。
旅程第一天,低估了高溫威力,還不知好歹四處走。結果下午來到紅堡,我要在其門外休息上半小時才能勉強走下去,險些中暑。
今次旅途上看見的街頭景象大抵如此,頭頂腳踢,牛羊混雜,一如預期,這就是印度。
Day 2:德里–>捷布
(清晨於新德里乘火車–>午休–>簡塔曼塔天文台–>城市宮殿–>Johari Bazar)
捷布下榻酒店:Sunder Palace Guest House(地點一般,但有青年旅舍的感覺,我住的房無冷氣,但不失整潔,room service供應的餐點味道不錯)
位於捷布的簡塔曼塔天文台(Jantar Mantar),建於18世紀,是世上最大的石製天文台。
捷布是拉賈斯坦邦首府,城市宮殿就在捷布的市中心,十八世紀時由拉賈斯坦大公所建。十九世紀時,捷布國王為歡迎英國威爾斯王子來訪,將舊城區建築漆成粉紅,故有「粉紅城」之稱,地標城市宮殿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這是城市宮殿不開放的部分月之宮殿(Chandra Mahal),目前國王馬哈拉加後人仍居此處。
聽聞Johari Bazar是捷布專坑遊客的購物區。是耶非耶並無考究,但其實我也有購物的——汽水一瓶。
Day 3:捷布
(猴廟–>亞伯特廳–>風之宮–>午休–>琥珀堡–>水上皇宮–>Elephant Village–>晚飯於Handi)
風之宮也是捷布地標,相傳以往住在裡面的妃嬪不能外出,只能透過這「屏風樓」的小窗,觀看外面的大千世界。
猴廟中的一隅,竟然成了當地人的解暑勝地。
建於十九世紀的亞伯特廳(Albert Hall),名字非常具殖民地氣息,原來是以英王愛德華七世命名。今成捷布的中央博物館,藏有印度以及別國的手工藝品、紡織品等。
琥珀堡(Amber Fort)位於捷布城郊的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其建築顏色與粉紅色的「捷布主旋律」形成強烈對比。
琥珀堡其中一大特色是可以騎大象上山,但不知何故我來的時候卻沒有了。靠自己上山,頗為吃力。
水上皇宮(Jai Mahal)是捷布版的避暑山莊,當時皇族進去要乘小船。現在封閉了,只能遙遙地拍個照。
連帶Lonely Planet在內的不少旅遊書都推薦Handi,如此備受推崇,但由我去至離開都只有我一個客人(怕不是去錯A貨店了吧?)。圖中分別為Dal Makhani (濃汁印度黃豆)with boiled rice及Chicken seekh kabab(燒烤雞肉捲),味道確是不俗。價錢嘛,齊頭500盧比,相當合理。
Day 4:捷布–>阿格拉
(清晨乘火車到阿格拉–>午休–>泰姬陵)
阿格拉下榻酒店:Hotel Taj Resorts
(值得一提,其實我本來訂了較便宜,而在trip advisor口碑不俗的Hotel Rashmi Agra。豈料一進去我的「豪華雙人間」,發現地方甚為殘舊,廁所衛生情況不堪,更有一大條壁虎在迎接我!這已經完全超越了我能接受的底線,於是立即另覓歸宿,才找了隔鄰稍貴,但像樣多了的Hotel Taj Resorts)
有幸在天朗氣清的情況下,把泰姬陵由日出看到日落。老實說,那背後故事我覺得是勞民傷財多於浪漫。但只論建築,真的沒話說,拍得再好的照片也比不上親身一步一步走近的震撼。
在阿格拉下榻的酒店頂樓,極目可看到泰姬陵的頂部。雖然前面有別家酒店疑似僭建的閣樓擋了一點視線,但在這樣的景色,這樣的氣氛下,你不會想僭不僭建的廢問題。你只會憶起一些事,一些人。
Day 5:阿格拉
(勝利宮–>午休–>阿格拉堡–>小泰姬陵)
傳說泰姬陵的建造者沙賈汗晚年給兒子幽禁於阿格拉堡(Agra Fort),只能傷心地天天遙望泰姬陵。聽到這故事,總令我想起楊貴妃,想起長恨歌。「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Itimad-ud-Daulah因暱稱小泰姬陵(Baby Taj)而聞名,當然其氣派與正貨無法相比。不過,遊客也相對少,我在阿格拉的這個黃昏,就在沒太多遊人的情況下進去走了一圈,竟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寧謐。
Day 6:阿格拉–>德里
(清晨乘火車到德里–>國立博物館–>胡馬雍陵–>甘地陵園–>Main Bazar)
印度火車之擠迫「盛況」,舉世聞名。相比之下,任你躺下來的頭等冷氣車廂是天堂了。
乘價錢中等的空調冷氣座,耗時四五小時,也有兩頓「火車餐」,沒甚可投訴吧。
最後一天在德里,等夜機返港,中午「無處可躲」,唯有走到國立博物館。圖中展品為象牙雕刻,將佛陀人生如漫畫般雕在象牙上,非常別緻。
總覺得德里的遊客怎也不及捷布與阿格拉多,所以黃昏來到胡馬雍陵,遊人也沒幾多。這樣,也真的不錯。
將甘地陵園放在整個旅程的最後一個景點,這樣的日落,足以為我的旅程寫下完美句號。
很多錢財有限的背包客,都喜歡住在頗為骯髒,但在新德里火車站旁邊,佔盡地利的Main bazzar。臨走前,我也到這走了一圈。
快將回港,死就死,挑戰街邊食店。(後記:依然無事,証明小弟「鐵胃」合符國際標準,並非浪得虛名。)
還有:
A Passage to India之三:遊印度,你不可不知的十個字
同我去印度時候的景點一樣啊!我比你多了varanasi,一定要去的地方~
我也想去,但不夠時間,唯有留待下次吧
Old Delhi 好吸引,我地飲佐好多杯masala tea。
我也喜歡masala tea,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