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馬拉松的足蹤》

1490934610.jpg

一、你知道嗎?

香港某老牌體育會,原來出自一家味精廠……

香港第一場真正42.195公里的全程馬拉松在元朗舉辦,贊助商是一家報社,賽事冠軍獎項由韋基舜負責頒發……

香港長跑會舉辦的首屆「香港馬拉松」,賽事當天有100多名運動員滯留在窩打老道軍營,未能出賽……

二、此書結構及其價值所在

楊世模、彭沖著的《香港馬拉松的足蹤》(下稱《足蹤》)分為四部分:

  1. 長跑運動話當年:述說香港由開埠至60年代長跑發展

  2. 競賽,跑向世界:評論60年代至今香港長跑運動員在國際體壇的表現

  3. 全民長跑熱:簡述世界長跑熱潮

  4. 馬拉松的經濟效益:分析馬拉松經濟效益

此四部分,並不平均:首兩部分已佔去全書四分三的篇幅,相比之下第三、四部分則顯得單薄。不過,這是好事,因為此書最具價值正是在於首兩部分。

君看如今本地大小長跑賽事一席名額難求,實難想像數十年前,這在香港只是洋人為主,乏人問津的小眾興趣。幾百人之譜,已可列為「大賽」。

《足蹤》首兩部分所披露的本地馬拉松歷史資料、圖片極為珍貴,同類著作前所未見。對香港跑友、留意本地長跑發展的人來說,著實不可多得。例如本文開首所及的本地馬拉松陳年秘辛,大家皆可從《足蹤》首兩部分讀到相關細節。可以說,《足蹤》整理、保存、介紹了本地長跑歷史,價值極高,足以彌補了香港歷史著作的一片空白。

三、未足之處

不過亦坦白說,首部分由古而今縷述本地長跑發展資料雖然豐富,卻欠缺鋪排及分析,難免使人覺得如像一份流水帳,稍見枯燥。第二部分分析較多,亦加插了作者個人對長跑好手的觀察或訪談,故相比之下更為有趣耐讀。

世界長跑熱潮如今已經有目共睹,故對今天的讀者而言,第三部分的簡略陳述則在《足蹤》中顯得份量較低。至於第四部分,馬拉松的經濟效益亦早有不少論者提及,《足蹤》的分析雖然理據不乏,但也看不到有很獨特之處。

眾所周知,香港渣打馬拉松在本地跑圈向來極具爭議。但只見作者對渣馬價值頗為肯定,卻鮮見他們同時論及賽事為人詬病之處。這樣的角度之下,若有人覺得隸屬官方團體的作者未夠客觀,字裡行間為田總護航,這也相信是無可避免了。

此外,有一處不得不提:第二部分提及本地跑手名字時錯誤反覆出現,例如鍾「仁」貴(應為鍾「人」貴)、周子「匯」(應為周子「雁」)、鄧「文」華(應為鄧「敏」華)。這些不算少的錯誤,老實說,頗為影響讀者對全書觀感。

四、總評

雖然不乏瑕疵,但整體而言《足蹤》開創了本地長跑歷史著作的先河,對本地跑友仍是一部極具價值的重要書籍。此書單是圖片,其豐富珍貴已經頗值書價。

如果閣下鍾情長跑,但對本地長跑認識只流於數個大型賽事的話,我誠意推薦閣下讀讀《足蹤》——就算它未必是百分百載下本地長跑歷史真貌,但在絕大部分香港較年輕跑友對這些過去根本不甚了了之時,《足蹤》至少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初步輪廓,以方便大家日後鑑古知今。

廣告

《快過閃電 博爾特自傳》

19989260_1392158324232590_8224527748127367991_n.jpg

《Faster Than Lightning: My Autobiography》
(中文譯本:《快過閃電 博爾特自傳》)
作者:Usain Bolt(保特)

百米飛人保特是英超球隊曼聯的球迷,這點相信稍為關心體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了。但喜歡到怎樣的程度呢?除了揚言要加盟曼聯之外,原來他甚至險些為曼聯賠上生命。

2009年,保特在牙買加遇上車禍。據他說,那是因為趕著觀看曼聯比賽直播肇禍。當時他的座駕嚴重損毁,人卻奇蹟地僅受輕傷。這驚心動魄的一幕,也成了其自傳的開篇故事。

在巴西里約奧運再下一城之後,如果說保特是史上最偉大的短跑運動員,應是無可爭議了。這位有「牙買加閃電」之稱的飛人,光輝背後其實也有失意、惶恐,甚至遭牙買加觀眾噓聲招呼的時刻。這些點滴,他都一一訴說在自傳裡。

哪怕主角強如保特,讀者依然可以看到一位年輕跑者的成長歷程。如今我們已經「太習慣」保特是無人能敵了,就想當然的覺得他一帆風順。可以說,保特借著自傳為自己「平反」,告訴大家他的成功也並非倖致。大家今天看他1.96米的身高,步大力雄,一看就知是短跑奇才?可知道在他未成功之前,眾人都認定他這種高個子,單是起跑已經吃了大虧,怎有可能成功?

成功首奪奧運冠軍,是典型的少年得志。金牌加身,酒色財氣一湧而來,他如何提醒自己要把持得住,不至被剎那成功沖昏頭腦?這一切保特都為讀者縷縷細訴。時光飛逝,下月倫敦世錦賽如無意外會是保特謝幕一役。各位不妨趁著這田徑場上的歷史一刻,讀讀這位一代傳奇的珍貴回憶。

Faster Than Lightning: My Autobiography
Author: Usain Bolt

The 100-meter world record holder Usain Bolt is a big fan of Manchester United. How big a fan? He almost died for them. In 2009, Bolt got into a traffic accident in Jamaica while speeding to watch Man Utd play live. He escaped with minor injuries but his car was seriously damaged. The harrowing tale comes in the foreword to his autobiography.

Despite all his medals, Lightning Bolt has had disappointments, fears and even hisses and boos from Jamaicans. All those elements are in his autobiography – how much effort he spent and the setbacks on the road to success.

Bolt will probably retire after the IAAF World Championships in London next month, so perhaps this is a good time to read the memoirs of this legend.

帶一雙跑鞋去福岡

「幹麼去福岡,有比賽麼?」

事到如今,每次出境大家都認定「這傢伙一定是去跑馬拉松了」。如果你說:不,今次只是旅遊,大家反而覺得古怪——就像你說「去飲茶」,結果真的只喝茶不吃點心的那樣古怪。

這也不能怪誰。自從蝦嫂開展馬拉松生涯之後,我們的確很久沒試過「無馬在身」的情況下出遊了。七月酷暑,各地馬拉松賽事寥寥。趁這個時候輕鬆出遊,跑一些馬拉松賽事路線不會到的地方,也是另一番樂趣。

今次遊逛的福岡,相比很多日本城市來說也許有點乏味。不過在我看來,日本地方,安寧低調已有靜美。就像我們下榻的博多,商店林立,交通便捷,其實不失繁華。但要擠車要排隊的時候,卻沒有幾多。在這樣的地方勾留數天,隨意蹓躂,亦夠寫意。

在沒有接踵摩肩的路上,以跑步漫遊,感覺絕對不一樣。

一、福岡跑步聖地——大濠公園

18402666_1422250304522280_5772523503462852259_n.jpg
基本上查找「福岡 跑步」,就等於查找大濠公園。偌大的湖,其實只須加一片藍天,頓時已成美好不過的跑步場地。
20245813_1422250284522282_2242045180966722075_n.jpg
繞著湖跑,剛好兩公里一圈。在這樣的環境下練習tempo run,不可多得。
20245929_1422250301188947_3772547019592260841_n.jpg
行人、緩跑、騎車,各走各路,涇渭分明。香港跑友如我見之,豈無感慨。
20228973_1422250311188946_2902726109612674833_n.jpg
湖邊的水機,外型古拙,氣派與別不同。
IMG_0629-1024x768.jpg
切開這份金黃鬆軟的牛油香蕉斑戟,好好品嘗,感覺如同把當天的明媚陽光也吃進一片。

二、10公里環島——能古島

IMG_0765.jpg
在博多乘40分鐘左右的巴士,就可到達位於姪浜,前往能古島的碼頭。
20257999_1423240551089922_5081809028128912488_n.jpg
這是前往能古島的渡輪,左右供人乘搭,中間可以停泊車輛,方便自駕遊。
20229032_1423240587756585_8006471504534178879_n.jpg
船程不過十分鐘,就將遊人帶往一片鄉下的古意。
IMG_1010-1024x1024.jpg
環島跑的路上,能沿海的路不算太多,反而有不短的爬坡山路,沿路有不少介紹當地景點的文字。
makoto-rakuen.jpg
島上高處有個公園,四季盛開不同花朵,這就是夏天的向日葵。(圖片來源:makoto rakuen)
20156096_1423240537756590_5810256735144594077_n.jpg
當天烈日當空,環島10公里其實已很足夠了。
IMG_0811.jpg
隨便找了家小店,品嘗當地著名爽口彈牙的能古烏龍冷麵。
IMG_0766.jpg
這是小店老闆的CD架。日本為甚麼軟實力那麼強大,我想單從一所小店老闆的愛好,也許已可說明一二。

三、祈願神明庇佑——太宰府

CIMG0843-1024x768.jpg
從博多乘一個多小時的巴士,就可以到達太宰府。
test02_01-1.jpg
適合徒步遊的地方,也就等於可以跑步。按照這份散策的建議,跑友絕對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跑遊太宰府。(圖片來源:福岡西鐵巴士官網)
CIMG0846-1024x768.jpg
當地頗具名氣的餐廳「やす武」,梅枝餅不覺得特別好,反而我們認為天婦羅與蕎麥冷麵更為出色。
CIMG0856-1024x768.jpg
九成星巴克都是那個樣子,所以太宰府裡這家隈研吾設計加持的星巴克,即時成為了打卡熱點。
CIMG0866-1024x768.jpg
天滿宮是日本祭祀學問之神的神社,所以不少學生前來參拜以祈求考試順利。
20258442_1422353571178620_2311855423590360386_n.jpg
入廟拜神,既然一場到來,蝦叔也就寫下祈願,祝各位跑友身體健康,新賽季旗開得勝吧。
kavana.jpg
春天時,太宰府開滿櫻花,此時跑步應該更加美得使人心跳漏幾拍。(圖片來源:kavana)

四、從九州跑到本州——門司港

IMG_0902-1024x768.jpg
門司港位於北九州市,距離博多較遠,乘快速JR也須1.5小時。
IMG_0912-1024x487.jpg
一派歐式風情的門司港中,「藍翼吊橋」每天定時開合,是當地著名景點。
門司.jpg
門司港與相鄰的下關市都是明治、大正時代的國際貿易港口,跑步可以一次過遊遍兩城。彼此相距不遠,如圖所示,由門司港車站出發,跑到下關市的火之山公園也不過4公里左右,絕對是入門級的距離。
1245.png
這條橫越關門海峽的隧道大有來頭——它除了使人可以「從九州行到本州」,也是世上唯一海底人行隧道!(圖片來源:Japaholic)
CIMG1079.jpg
這次來門司港我沒跑,現在想來實在懊悔啊!

後記

其實這次只不過是舉出一己例子,說明用腳步丈量異域,絕對可以為旅程增添不一樣的色彩。下次旅行,不忘帶一雙跑鞋,看來乏味的地方也會因你的沿途細察而變得別具意義。現實一點說,跑跑步,也有助閣下更有餘裕去品嚐當地美食啊。

喜歡就跑,別想太多

身邊總不乏一些朋友,對跑步躍躍欲試,但總有些迷思,使他們猶豫不前。

1. 一定要跑得多

「其實每次看到你們貼出來的跑步紀錄都令我心裡發毛。這樣的天氣下,我逛街都幾乎受不了,你們動輒二三十公里的跑量還要直呼好爽。天吶,這樣的距離我乘車都覺得遠呢,你們有事嗎?」

是的,這種看來有事的人確是不少。不過,請不要以為參與跑步就一定要這樣才「能見人」。哪個沒開始過?沒誰會第一天跑步就幾十公里的吃下去的。肯換上運動鞋到公園跑,你就已經是跑者的一分子。即使你幾年下來都安於每次只跑三兩公里,其實又有甚麼問題?

2. 不能減肥

「我的朋友跑了好幾個馬拉松了,好像還是滿胖的……」

坦白說,人人體質不同,出現各種情況毫不稀奇。跑步理論上當然可以減肥,但重點是要管住嘴巴。至少就我自己而言,每周練習但放任飲食的話,還是無法瘦下來。相反,能約束飲食,即使跑量不多,體重亦能下降。試想想,緩步跑整整一小時才消耗五、六百卡路里,以為辛勞夠了,去自我犒賞吃個牛肉漢堡的話,你那之前的功夫便抵銷了。

3. 要穿得很專業

「我到街上跑只穿睡覺時的棉背心。看見你們滿身專業裝備,我白天都不敢到街上跑了。」

香港人有句說話叫「屎波架生多」,即是說「技藝不精者往往裝備最精」。當然,這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但也反映了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不少跑者都會「輸人唔輸陣」的買下一堆精良裝備,至少外表上能唬一下人。

舉個例,非跑者肯定會覺得用港幣上千元買一條看來像絲襪一樣的貼身壓力褲,實在匪夷所思。其實你問問他們這些壓力衣褲真的有助表現?你聽到的答案可能是:

「保暖效果挺好的。」

「防曬一流!」

4. 要到海外參賽才像話

「我跑步只是想減肥,沒想過跑幾十公里的馬拉松,更沒想過要像你們環遊世界那樣參賽!」

同樣地,比賽這回事也是豐儉由人的。年年南征北討的固然不乏,但長年安於在公園跑圈的人也比比皆是。正如總有人大富大貴,天天山珍海錯揮金如土,你犯不著又要跟他們比較吧?

想來便來,一切隨緣

想到以上這些,其實是因為長課期間聽李怡《感悟人生100篇》的有聲書。在自序中,他引錄了一段話,並自言這是他一直以來寫作、做人的座右銘:

「如果一個人想讓別人接受他的想法,他就不配稱為大師;如果一個人要你相信他,他就不值得你信任;如果一個人相信他掌握了真理,他就是準備說謊……。」

李怡相信,每一個人的心靈都是自由的,因此不應強加自己的意見在別人身上。我也不禁自省,長年自己好像個推銷員似的在力陳跑步好處,是否也犯了這種毛病?跑步的世界非常廣闊,愛用怎樣的態度對待,只要不妨礙人,其實有何不可?天地之大,運動之多,甚至不跑,選擇其他運動又何妨?

瑞士球王費達拿剛破紀錄拿下了第八座溫布頓男單冠軍,有記者問他可會試試跑馬拉松?費天王毫不賣帳地道:「不了,跑步對我來說很悶啊!」

19989215_1418128231601154_3041838210937927950_n.jpg

使唔使咁惡?

被人大喝的一次
記得中學年代,有一次到太子警察會與友人閒著沒事四處逛,不經意走在一條跑步道上,突然後面傳來一聲大喝:「唔係做運動嘅行返出去!」
喝出這一聲的人,只穿了一條深藍色短褲,高叉,短得無可再短那種。上衣,當然是沒穿。他一身肌膚黝黑,身材精瘦,胸膛微凸,六塊腹肌隱然可見,汗水在他身上閃閃發亮。面上,戴一副白色Oakley太陽眼鏡,表情一臉認真。簡單來說,就是一般人眼中「最hardcore那種跑步人」。
「使唔使咁惡呀?」這是我們當時第一個反應。礙於hardcore跑手的氣勢都幾得人驚,加上理虧的也確是我們,故也只能敢怒不敢言,悻悻然退開一邊。
對立是如何煉成的?
因為土地供應問題,香港地少人多,這種事不時都會遇到。久而久之,不做運動的人與做運動的人,就開始形成對立——做運動的人永遠都是「成身汗,惡屎能登」,不做運動的人永遠都是「阻頭阻勢」。
下一個最能體現這種對立面的日子,應該是明年1月21日,渣打馬拉松舉辦當天。
話說回頭,被人喝那一刻,我絕對是屬於不做運動的一群,我也覺得那些hardcore份子真係好惡,稍阻他們,即會給罵個狗血淋頭。到現在,機緣巧合之下,我算是「轉會」成了做運動的一群。從前見到就驚的hardcore跑者,逐漸變成了身邊朋友。
其實問心,沒有誰人一出娘胎就一身肌肉兼戴著個Oakley太陽眼鏡,他們都一定曾經是不做運動的那些人。為何會形成日後這種對立?想來想去,最後我覺得是因為三個字——不了解。
他們每個圈跑幾多都要放上FB
「做運動鬆下筋骨啫,唔使搏埋條命呀?」不做運動的人,甚或只是淺嚐運動(例如一周一次落運動場散步數圈)的人,不會了解為甚麼你們這些所謂serious runners會用這麼高的速度衝到幾乎窒息。
他們無法理解,內圈第一線的400米原來對你們是那麼重要,重要到令你走歪少少都會大動肝火。
他們無法理解,你用3分尾1K的速度在跑的時候,真的無法掛上笑容,無法好聲好氣地說「麻煩呢位靚姐借一借,小心你位小朋友」。
他們無法理解,平日再溫文爾雅的人,在運動場練習衝圈時,原來也有可能變得「惡屎能登」。
蝦叔算是過來人,不做運動的日子曾經很長,絕對明白不愛運動大眾的心態。但請也體諒,運動愛好者的「惡」,其實只是源於對運動的一份認真著緊,並不是有意去兇你。
請你們明白,標準的第一線400米對他們來說真的很重要。你在FB炫耀自己晚餐的時候,他們可能要匯報自己當晚的若干次400米每圈跑甚麼時間。係,我知你覺得如此雞毛蒜皮的事都要講一輪好無謂,但試問你天天向全世界匯報自己寶貝仔女食幾多屙幾多,又是「好有謂」?算了,其實大家各有各無謂,好吧?
彼此也在捱
所以,以後帶子女到運動場散步的時候,盡量不要走到第一線,盡量看管好子女。人家肉緊大聲喝,全因不想有意外而已。還有,在狹窄的馬路遇到有人跑步,就不妨讓一下,反正他們不是一閃就過了嗎?
還有呀,他們一身臭汗,意外揩在你身上就不好了。做運動的人要找地方有時也不容易。在香港,彼此也在捱,比起很多高官權貴,做運動的人其實阻得你幾多。

初戰海外馬,但願有人提我的七件事

1. 選隻好馬

與做人一樣,知道自己目標很重要。問問自己,你的目標是破PB、享受、見識世界?假設你準備了一整個夏天,目的就是想入秋破PB的,就請別選那些氣溫不低、路線起伏的比賽了。如果你是想享受的,選日本的大部分大賽都應該不會令你失望。

不過,有時也要看個別情況。例如今年大阪馬日期延後,氣溫當較往年低;大陸今秋十九大召開,選報9-11月的大陸馬要冒延期風險……總之一句:條件人人不同,跑馬講到尾是你自己的體驗,別要見人報哪個你就報哪個。

IMG_9210.jpg
芸芸日本馬拉松大賽中,那霸馬拉松算是較另類:它雖以補給豐盛見稱,但其高溫、起伏多、關閘嚴,同樣「頗負盛名」。初馬迎戰或一心破紀錄的,此馬未必適合。(圖片來源:那霸馬官網)

2. 先賽後玩

如果可以選的話,大部分跑手都選擇「先賽後玩」。原因簡單:跑馬始終是旅途中的「正經事」,完賽獎牌拿到手了,遊玩(特別是吃喝)才更安心。所以,訂機票時想清楚了。

IMG_9211.jpg
2015東馬後,我們到了下榻酒店附近一家居酒屋慶功。

3. 選好酒店

既然跑馬是「正經事」,最好確保它萬無一失。天知道那天你會不會睡過頭?選家近起點的酒店,最好是可以步行前往起點那種,會令你賽前一夜更為安心,亦可爭取到較充足的休息時間。要不,也至少確定住宿不要與起點距離太遠。

4. 列寫清單

雖然有錢使得鬼推磨,但有時到埗才發現帶漏某些東西,難免患得患失。例如你吃慣了的Power gel、電解丸、你跑錶的充電線,不是在世界各地都說買就買的。建議出發前寫好執拾清單,至少至少也要寫好關於出賽的物品清單。俗語有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要不信。

以下項目供參考:

1. 跑鞋(別要笑)

2. 跑衣(如想受攝影師關注,挑件與大會賽衣明顯顏色不同的)、跑褲、跑襪

3. 手套手襪小腿套(按個人習慣及當地天氣需要)

4. power gel、電解丸

5. 花士令、膠布

6. 腰包

7. 帽

8. 太陽眼鏡

9. 號碼布扣(比用扣針好看、專業)

gear.jpg
網上圖片

5. 看大會網

臨出發前,檢查一下大會網頁,更要看看他們有沒有給選手發電郵、短訊之類。尤其是那些照顧得並非無微不至的賽會,他們可能只把賽事改道、延期等臨時變更只以上述其中一種方法通知。又或者到埗拿號碼布時,要不要出示哪些証明文件(例如過往參賽紀錄或健康証明),又或者是否需要親身到取?你到台灣參加的賽事,大會是否規定要用指定的存物袋?總之一看但求安心

1351603800-393459869_n.jpg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專用衣保袋,參加台灣很多賽事都須備上。
(圖片來源:小嵐趣走走)

6. 賽前休息

「進取型」的旅行者,總喜歡搾盡時間出遊。但賽前一天,盡量不要太操勞了——包括腳步與腸胃,盡量避免影響出賽。還有,盡可能賽前一夜扣定號碼布,選好出賽裝束、物品(帶現金或當地交通卡以備不時之需),預備好早餐,確保跑錶充飽電。還有,校好鬧鐘,不只一個的鬧鐘。

o-MOTIVATIONAL-ALARM-CLOCKS-facebook-1-1024x1024.jpg
(Huffington Post圖片)

7. 賽後安排

賽後,如果你即日離開,你能趕及酒店的退房時限嗎?又或者想慶功,何不事前計劃好?餐廳熱門嗎?是否需要訂位?又或者想去泡個溫泉,是否又要預訂?

賽後一天,會不會考慮來個排酸小跑,順道賞覽一些馬拉松賽道未有跑到的地方?這些都是不妨事前擬定的。

IMG_9214-1024x576.jpg
參加田中馬期間,我們也到了雲林古坑綠色隧道晨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