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

1-2-898x1024.jpg

「聞氫哥」是我其中一個每天定必走訪的專頁。年尾臨近,他剛出了一帖:「恭喜大家又成功的過完了一事無成的一年囉~」

長期投入跑步其中一個好處,就是在做年結的時候不至於無績可尋。年內跑了幾多公里,出席了幾多賽事,個人成績進步了多少,全部「有數得計」。相比很多運動來說,跑步紀錄有公里有配速,每筆帳都清清楚楚。其他方面即使你如何不濟,也至少翻開跑步app時總會撿到點跑績,至少你算是有「一事可成」。

又當了一年「蝦叔」,我的年結,除了跑績,慶幸尚有其他方面可以一談。未能免俗趁墟,謹此總結一下。

【關於跑步】

2-3-1024x683.jpg

10K 49:24 > 48:32
半馬 1:53:23 > 1:50:27
全馬 3:55:22 > 3:50:14
年跑量:3120.5公里

成績方面,算不上是很大的躍進,只能說是進步了。反而跑量,一年累積下來,比前一年多了千多公里。其實跑多了這樣的里數,換來的進步幅度看來不成正比。不過最近看Hanson訓練法的書,看到作者說「跑了縱然進步不多,里數也總不會把你辜負」,頓感釋然。是的,訓練當中減了的脂肪,加了的鬥志,又豈是單單PB所能概括?

在此也要謝謝J師兄在柏林馬之後悉心為我檢討得失、訂立課表、答疑解惑。短短兩月,調整課表,把平日的easy心率再行壓低,以及把跑量加重,再輔以適當的比賽策略,果然馬拉松成績已有突破。另外,大佬文不時在生理(按摩)及心理上的關懷,以及長課時的相陪,仍然很令我為之感動。

回看今年的比賽,其實跟以往最大的分別是竟然告別fun run。2018共跑了五個馬拉松,還有一個42公里的似是路賽的山賽,竟然全部都傾力以赴。大概我對「跑步專欄作者」這個身分的執著變得更重,覺得天天談跑步的自己,既然不是沒有能力,為何不嘗試把步跑好?

要執著,代價是無休止的疲累忙碌,上班永遠提著一大個運動袋,下班就趕去練習。其實要悠閒,我大可一句「數字不重要」,或把成績避而不提,又或是乾脆不參賽,就可以樂得省心。不過,肯這樣的,大概就不是我了。

新一年,我大概仍會繼續這份無謂執著,希望繼續透過努力把步跑好一點,哪怕只是一分數秒的進步。

【關於寫作】

3-3.jpg

很感恩,2018除了原本晴報、runrun、新地公益垂直跑的專欄外,今年也開始了新閱會與sportsoho的新專欄。至於不定期的邀稿、廣告文案等,也在此一併感謝各方團體、商家不棄,更感謝各位讀者幫忙按讚甚或轉發。

新舊專欄,有不少都是談書的。換言之我要把書翻過(若非細閱的話),才可下筆寫。不過坦白說,在工餘時間年跑逾三千公里之餘,還要邊讀邊寫的維持著五個專欄,對我來說已漸見不容易。所以,「蝦叔周報」沒有準時出現的情況漸漸出現。

心裡明白,自己管理時間仍然未夠自律。今年在忙這忙那之餘,也讀了不少關於時間管理、工作方法之類的實務書籍,但願未來的自己更能好好運用時間,不要把光陰浪擲在無謂的事情上。

【關於專頁】

4-2-1024x768.jpg

想當初「蝦叔跑步」FB專頁之設立,就是想在「蝦叔周報」之外,可以把我平日看到關於跑步,而又覺得值得一談的資訊張貼出來。

至今,初心仍然不改,即使不是每天更新,也盡量做到三兩天至少更新一次。很多時也把自己的跑步紀錄貼出來,除了撐場面、騙讚之外,也希望自己身體力行給大家見到,像我這樣的跑者,仍可透過每天努力去換取進步,哪怕只是外人看來微不足道的進步。

總之,既然打著跑步的旗號開設專頁,我期望內容九成是與跑步有關才算對得起followers。至於另外一成,也其實是談了其他運動(例如今夏世盃)。其餘與體育無關的內容,我不會在這裡談,也不覺得讀者會有興趣看。尚幸,今年FB專頁like數破了一萬,得來不易,實在多謝大家捧場。

今年,專頁也聯同「跑得樂」馬拉Joe、「綠林甜品」麥子開始辦讀書會。年內共辦了一場試場與四場正場,在夥伴協助下邀得台灣頂尖跑手「真男人」張嘉哲視像對談,又邀得著名作者、教練羅譽寅來港主持,另外「馬拉松看世界」的Ben也曾客串主持。幾場活動,跑友非常支持,有些更是長期出席。對此,小弟非常感激,對我來說這也是極寶貴的經驗。

還是那句,宏願我沒有了。如果說有甚麼希望的話,那就是希望我所做的能「娛人娛己」,在自hi之餘,可以容許大家從不同角度看到長跑的面貌,從而感染到各位多接觸這項運動,那對我來說已是很大的成就。

【關於蝦嫂】

5-1-868x1024.jpg

今年蝦嫂大幅進步,我其實感到十分欣慰——因為大家更快跑完,可以省點時間回去洗澡。

蝦嫂現在跑得比我快,大家常打趣問我會不會「很大壓力」?老實說,說沒有壓力是騙你的。但我更加明白,事情急不來,我唯有繼續默默努力好了。

在這裡,不妨說一個小片段,一個在她的呃like相裡看不到的小片段。

跑之餘,我們每周會打兩次泰拳。所謂「打泰拳」,其實主要就是接受慘無人道超級吃苦的體能訓練。每次上課,教練叫我做100下push up,我就真的只會快快完成100下,絕不多做。但蝦嫂呢?

她是那種在一分鐘休息時間,也要趕著自行加操十來二十下sit up的那種人。這幾下,實際作用未必有多少。但我看到的,是一份見微知著的努力態度。

換了在主項的跑步,她的堅持不懈,自然更加使人無話可說。我今年能跑多了逾千公里,老實說,怎會與她的身體力行無關?

可知道,她曾經努力多時,卻連10K 60分也跑不進,灰心了無數的晝夜?直至現在終於算是有點成績。也許你們覺得是「飛躍」,但在我眼中卻是「它終於來到了」。雖然,任你怎樣努力也總有人覺得一切只是「你好彩」甚或「你靠呃返黎」。就如「跑步KOL」這詞本是中性,但總在某些場合這詞背後少不免隱含嘲諷。聽多了,我們也只能沒好氣地一笑置之。欲辯已忘言,因為太多東西已不知如何說起。

總而言之,對於蝦嫂這樣的人,終於取得應有的成績,我最應該做的,除了鞭策自己繼續努力之外,就是有風度地衷心鼓掌。

不過,希望這傢伙別太得意。2019,當心我追上來啊。

廣告

《健身,就能改變人生》

49279929_2034141513367598_1987859826939527168_n.jpg

《健身,就能改變人生》
作者:劉畊宏

偶然回看自己三年前參加東京馬拉松的照片,不禁心頭一凜——天呀,原來自己當時是那個模樣,再回想這幾年間,自己如何咬著牙關,有時還噙著淚水完成的無數次重量訓練,直至現在的模樣,之間的對比也實在叫自己感觸,所付出的努力也總算不枉。

肌肉這東西,成果人人想要,但鍛鍊過程卻沒有人想捱。有不少人,砸了巨款辦了健身會籍,興緻勃勃的去了健身室一兩個月,就因為偶然事忙讓一切戛然而止,從此任由會員卡封塵。又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身形不堪入目,就連去健身室也不敢,又或是被那些所謂營業代表嚇怕了,他們每看見你就鼓其如簧之舌,游說你參加這計劃買那產品,著實不勝其煩。大家都感慨:如果我家有個健身房就好了。

與其幻想家有健身房?不如就地取材,用現有的資源做健身更為實際。《健身,就能改變人生》的作者劉畊宏,擁有天使面孔、魔鬼身材,即使現在年過40依然外形耀目非常。他是娛樂圈中人,既拍戲,又填詞(周杰倫名曲《回到過去》就是出自他手筆),生活非常忙碌,但仍可以保持身材健美,究竟有何秘訣呢?關鍵就在於活用時間,活用身邊資源做健身。他的著作,圖文並茂,手把手教讀者如何做到。

《健身》更用了不少篇幅談飲食。作者認為,享受美食是人的天性,不應因為追求健美而違背這項天性,他更提出了一些飲食法則,協助大家既嚐美食,亦保身材。

一年又將過去了,2018許下的願望兌現了多少?展望新一年,各位在運動方面又有沒有訂下新的目標?練好肌肉,能否真的「改變人生」未可料,但至少一定可以改善你的運動表現!

 

Exercise Can Change Your Life
Author: Will Liu

My heart skipped a beat when staring at a photo of myself taken three years ago at the Tokyo Marathon – I looked completely different then.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I have completed countless numbers of weight training sessions, sometimes even with tears in my eyes. But my current in-shape body proves that my efforts were not in vain.

Everybody wants muscles, but nobody wishes to go through the hardship of training. Some people spend huge sums for a gym membership but give up regular exercising after a couple of months because of other distractions in life; some even feel so bad about their body images that they cannot even muster the courage to hit the gym; others suffer from phobia of gym club salespeople for their hard selling. But everybody seems to have this common thought – wouldn’t it be so nice to have a gym at home?

Why not keep your body fit with what you have? Will Liu, author of Exercise Can Change Your Life, stars in films and writes song lyrics. Over 40 years old and navigating a hectic lifestyle, Will’s body is still very fit. His secret is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resources surrounding him for work-out at any time, for which he shares in both words and illustrations in his book. He also provides sage advice on following a healthy diet.

Year of 2018 will pass soon. How many of your 2018 New Year’s resolutions are you still maintaining? In the coming year, what new goals have you set in terms of exercising? Muscles might not necessarily change your life, but building muscle can definitely enhance your exercise performance!

我們歪曲地喜歡村上了嗎?

s3.jpg

外面的情況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但在香港,問不少本地跑者:在你心目中,哪本書是談跑步的經典作?我想在十個跑者中,有八個會選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關於》)。

有一期讀書會,我拿這本書與另一本跑步技術書列為候選討論書目,結果村上的書毫無懸念地高票跑出。即使不太看跑步書的人,甚至不太跑步的人,也會說自己看過這書。

事實上,我自己初跑時,也真的拿過這書來細讀。只沒料到,在現今跑步書數量以幾何級數上升時,這本出版於11年前的著作,依然備受追捧。

此書,這些年來,我讀了數遍。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廣為流傳的跑壇金句,比如「痛是難免的,苦卻是甘願的」之類。我有一段時間想起這書(其實就是那幾句金句),就覺得很熱血。

然而實情,是這樣嗎?

正是因為讀書會的關係,蝦嫂總得給我面子出席一下。既是出席,就不得不做點功課,把這本她從來沒有讀過的跑界經典翻一翻。未幾,她的表情像是參加了一個中伏的比賽:「一個大叔的喃喃自語,很好看嗎?」

多得她的老實,使我不禁把書又拿起來看。如果說經典會使人在不同時候看出不同感受,那麼《關於》今次確是使我看出很多以前看不出來的東西。

重新展卷,我發現《關於》其實一點也不熱血。全書風格,貫徹村上作品一路以來的疏離感。對於跑步,他覺得只是一種維持寫作體力的手段。談不上熱愛,他更不會苦口婆心的試圖叫人去跑。

對於成績,他未至於完全不理,但也算不上很在乎。他不會像我們當中那些最熱心的跑友那般孜孜研究,苦苦練習。他雖然想在自己墓誌銘上寫出跑者身份,但他更清楚,自己是個小說家。

說到這裡,忽爾想起一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事:填詞人黃偉文早前在IG發了一帖,他說對自己那句「餘生請你指教」爆紅感到莫名其妙。他自覺,勝於這句的情話還多著呢。

值得一提的是帖末hashtag:「情願被準確地討厭都不稀罕被歪曲地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