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譽寅:六年時間,他由不懂游泳變成中國三鐵一哥的教練(下)

澳門田徑賽.jpg
攝於校運會

早前流行玩「10 years challenge」,人人都在面書IG曬出十年前後對比照。回想起十年前,在澳門剛高中畢業的羅譽寅,也真的在面對他人生的首個重要challenge。

對於未來想幹甚麼,甚至升讀大學想唸甚麼學系,他說不準。唯一能說得準的,就是他肯定自己不希望把青春埋在賭場。

眾所周知,到賭場當荷官,就是澳門年輕人的理想出路。

面對賭客,他心情好時當然給你打賞毫不吝嗇,但心情不好時罵你祖宗十八代也是常事。這些心理準備,澳門年輕人早就做定。基於無數買車買樓的風光例子在前,銳意入行的人,仍是前仆後繼。

家中大哥比他年長八年,標準高材生,台大傳統「神科」醫學系畢業。羅譽寅自言讀書難跟老大比較,但老大的經歷卻足以成為他的借鏡。成績一般,考不上澳門大學的羅譽寅,很自然就想到赴台就學。

結果他到了花蓮的東華大學。這所大學,校友當中最為香港人所知的應該是林宥嘉,這位歌手當時唸的是「運動與休閒學系」。

諷刺的是,日後天天與運動打交道的羅譽寅,並沒有成為林宥嘉的同系師弟。他選了唸社會學,坦言是因為他也不知自己想唸甚麼,就算這個看來模模糊糊,將來做甚麼就四年後再算的學系。

「結果四年裡,我唸社會學沒怎麼認真過。研究運動科學,我卻是日以繼夜。」

東華鐵人與徐國峰合照-1024x817.jpg
進了東華大學三鐵隊,與教練徐國峰喜相逢

 

一切,緣於他偶然網上看到大學三鐵隊招人,他突然又想「挑戰一下自己」。

三鐵隊一星期訓練五、六天?他根本不怕。「話晒我曾經都係田徑隊。」

餘下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他不懂游泳。

那時東華大學三鐵隊的教練,正是徐國峰。羅譽寅直言情況,他笑道:「無人生來甚麼也懂!」就憑這一句,羅譽寅毅然進了三鐵隊不只,竟還報名參加不到半年後的高雄愛河三鐵賽。

第一次賽鐵人_上水.jpg
首次參加三鐵賽上水一刻

餘下日子,羅譽寅硬著頭皮天天往泳池鑽。靠師兄、救生員指點,終於勉強算是能游。

比賽臨近,他還是游得很勉強。徐國峰見狀雖沒阻止他比賽,但也不忘叮囑他比賽時要在腰間繫上浮標。

結果,那次游泳限時50分鐘,羅譽寅游了51分鐘,賽會睜只眼閉只眼讓他過關。「上水時,全部人早已騎車走了。」

無論如何,他好歹總算完成了人生首場三鐵。同樣的游泳距離,後來他只須一半時間完成。又再後來,甚至頒獎台也上了,都是後話。

東華鐵人_第一次在重大賽事上台-1024x528.jpg
在Ironman Taiwan 70.3上了頒獎台

勉強出賽三鐵的經歷也許荒唐,但卻開展了羅譽寅對運動科學研究的一份認真。

對待喜歡的事情,就似對待喜歡的那個人,無論你有多繁忙,有多走不開,你總是有辦法擠出時間去會他一面。

找到真愛,羅譽寅才意識到進大學時的選科完全是一場盲婚啞嫁。社會學就似是糟糠之妻,他只道勉強應酬。反而與本科完全不相干的運動科學,使他甘心在訓練以外的時間天天泡圖書館,如膠似漆,打得火熱。就算面對英文專著,為它翻破字典也是在所不辭。

後來在馬拉松界廣為人知的《體能!技術!肌力!心志!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羅譽寅也是在大四那年受師傅徐國峰邀請而合作寫成。這次經驗,也促使了他後來另一本自行車數據專著,以及另一本肌力訓練的譯作。

有人說,這世上如果真有所謂天份,其實只是你找到一件事,可以不厭其煩的重複幹下去。

對羅譽寅而言,這件事原來就是耐力運動。他原本茫然的前路,忽然變得明晰。

大學畢業後,他決心留在台灣發展。而運動這條路,他知道自己是走定的了,問題只在如何走。

當運動員,不是沒想過,但在幾年研究運動之後,他徹底清楚自己能力有限,任你再努力,極其量只能到達不太起眼的水平,無法與頂級選手競爭。與其這樣,不如繼續潛心研究運動科學,那還可能有自己一片天。

研究所-771x1024.jpg

為了得到留學生資格留台,羅譽寅曾經試過修讀資訊科技碩士課程,但這始終不是他那杯茶。未幾,他終於轉到台北市立大學讀運動科學。

以為是珠聯璧合的大團圓結局了吧?現實使羅譽寅知道:學院中的「運動科學」,並不是他心目中的那回事。

他絕沒想過,每天自己的主要任務,是安排白老鼠在跑步機上跑,最後當然少不了解剖。「我打算看人跑,怎知到頭來是看老鼠跑!」

當然不只跑,其餘「節目」還有鏟屎和解剖。這段日子,他過得嗒然若喪。

研究所_1-918x1024.jpg
難忘的「鏟屎官」歲月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生命總會在某些時候一盤冷水潑過來,叫你即使哭喪著臉也要挺過去。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成長。

三鐵教練Matt Fitzgerald曾出版過一本名為How Bad Do You Want It?的書。書名是一個很有力的問題:你對一件事情有多渴望?

你夠堅定,上帝關了你一扇門,必定會幫你開一扇窗。

不讀書,就工作。適逢政府改例,令他可以用RQ員工的身份繼續留台。因為不太喜歡公開講課,潛心轉型做線上教練。不久,中國三鐵好手開岩龍在網上找到了他。

在中國,大鐵這樣怪獸級賽事的愛好者畢竟仍是少數。像開岩龍這類的選手,要找教練不易,沒有地域限制的線上教練,自然成了解決方案。

羅譽寅坦言,因為「同聲同氣」的華人線上三鐵教練根本不多,所以他一出現,便搶佔了中國市場的先機。訓練開岩龍,已助他突破瓶頸。

後來巴斯加入,取得飛躍成績。在「巴斯效應」之下,「羅譽寅」這個名字開始在大陸三鐵圈中漸為人知,慕名而來的三鐵愛好者有增無減。目前,大陸好幾位高手都在受他指導。

「去年在柳州的70.3鐵人賽,頭十名中國選手,有四個是我的學生。」

kong-tokyo.jpg
陪同學生江承鴻出戰2019東京馬拉松

目前,羅譽寅一眾三鐵、跑步學生令他生活「豐富」不已。我在RQ網站發現,他的一對一線上教練「進階服務」經已額滿,僅餘「頂級服務」尚可供申請。

「星期六、日最忙,一定要閉關開課表。」

「我其實係懶人,懶訓練,反而有心幫人如何有效率提升運動表現。」

「雖然並不是短期可以做到,但我希望有朝一日黃種人在三鐵能與歐洲人競爭。」

「我只希望締造更多成功例子,證明水平可以拉近。成功不必在我,要靠下一世代持續努力。」

雖然他現在沒有再寫書的打算,但他仍不時分享自己研究。例如近年,他很著重跑步功率研究。

「外國進步得快,是因為多討論、多分享。相反,華人世界說得多就令人覺得你認叻,這其實是包袱。」

macau.jpg
出戰2018澳門馬拉松

他早前才克服椎間盤突出傷患,抱著紀念性質在出生地澳門首次跑馬拉松,結果跑出3:18。賽後,他也將比賽數據老實公開。最後兩公里,他是忽然無力,要步行回去。

這個成績,當然不屬頂級。在三鐵,他也不算是頂尖高手。在「賽而優則教」潮流中,質疑他的聲音從沒少過。哪怕,他剛在三月拿取了ironman官方認證的教練資格。

羅譽寅的FB專頁,置頂的一篇有以下這些話。姑且引錄,並以此作結。

「你憑什麼當教練?」

這三年來,我一直很想透過自己去傳達一個觀念:要看一個教練夠不夠格,不是看他能跑多快、過往成績有多好、證照考了幾張…..真正重要的,是要看他幫助過多少選手達成目標,同時又可以平衡其他方面,而且持續熱愛著這項運動。

說真的,教練自己的成績有多快,跟你有什麼關係?

一點關係都沒有。

羅譽寅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ouian1993/

cert-coach.jpg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