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大發現:有熱情的人,比中六合彩頭獎還有福。
因緣際會,最近幾個星期的周末,都在台灣作家劉克襄先生的帶領下到郊外踏青。感激這場緣分,否則我不會對行山活動有了全新的詮釋。
一直行山,都是出發前選好山徑,然後匆匆走完了事。最多最多,就是拍下幾張照片,讚嘆一下景色美妙,感覺良好一番就夠。說到底,最重要的還是走它一趟大汗淋灕,稍紓一下平日暴飲暴食的心理抑壓。
和劉老師行山,他不同。整個山頭,植物生物,都是他的好友。見到這棵樹,那隻昆蟲,很多都能道出名字,問一聲好。由於沒有太固執的既定路程,所以走完不走完,根本毫不重要。縱腳步之所如,憑感覺漫遊於山,偶然遇到荒村遺址,一個石磨,半爿駁坎,總會為之徘徊讚歎。看見土沉香樹被伐,撫著鋒利的切口,其表情竟沉鬱得仿似那是他自己的切膚痛楚。從沒想過會把山中野果放進口中,但劉老師一把山稔一把南酸棗的,我終於嚐到了野果的滋味。那些年,那些微酸,時光似是一下子倒流。
這是熱情。足以感染身邊人的熱情。
不久前,聽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先生演講。他把珍藏的魚類標本一件接一件的展示於聽眾之前。大夥都不坐了,走到講台前,嗅著那酒精混和魚身那獨特的鹹腥氣味,興緻勃勃的去摸去碰那些奇特的魚標本。原定八時結束的講座,竟超時至十時半方不得不散!成了標本的魚,硬而冷,卻無礙傳達講者的無限熱情——他說大自然的造化神奇,比周秀娜的魔鬼身裁還要曼妙。
這是裝不來的熱情。
熱情,沒年齡之分。最近認識了一酷愛古典音樂的小朋友,說起鋼琴家來,如數家珍。年紀輕輕,不愛潮流明星,卻偏好耄耋之年的荷洛維茲。平日沉默寡言,但在msn說到音樂話題,卻是滔滔不絕。其熱情,我隔著熒光幕也能感覺到。
他們,都是有福的。熱情所至,即是那不是事業,只屬業餘愛好,也足以值得你把一生的愛都傾注進去,看著它在你心中茁壯成長。從此以後,「kill time」這個詞會從你的字典消失,生命也就因一股熱情而變得極為忙碌而具意義。寫書法、捕昆蟲、種盆栽、耍太極,甚麼都好。本是閒來鬧著玩,終於流連忘返,誤打誤撞弄出名堂的,例子不勝枚舉。
相對而言,沒熱情的,真如梁啟超所言,是天下第一等苦人。不想工作,沒有嗜好。上班是行刑,放假也是坐牢,這算是怎麼樣的人生?失去熱情,原來那麼可怕。終於明白,電影《狂牛》中,最後退出拳壇的羅拔迪尼路何以會看得人黯然神傷——原來與他身體發脹,根本沒大關係。
做人,早知寂寞的時候多。熱情這根忘憂草,又豈能不抓緊?快樂是心中富有,名和利不刻意追求,道理本應一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