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以外的一些感想

多謝各方朋友關心,我和蝦嫂上周在馬來西亞尚未回港,已收到各方好友形形式式的問候,一切都在心中。

這次比賽途中發生意外,誠屬罕見。由於我們並未目睹事發經過,而事件尚在調查階段,比賽背後細節我們亦不清楚,因此誰是誰非請恕我們不便妄加評論了。在這關頭最期望的,是傷者可以早日康復,大步跨過這個坎。

首次到馬來西亞跑馬拉松,更是首次擔任配速員(兔子),對我們來說意義特殊。不過擔任配速員的感想,蝦嫂會另文講述,我也不在這裡重複了。反而想借這次大馬之行,談談對巴生與馬來西亞路跑活動的一點觀察。

一、巴生市印象

巴生,當地很流行寫為「吧生」,面積大概等於半個香港。它最為人熟知的是肉骨茶,除此以外,她並非甚麼熱門旅遊點。所以在網上搜得的旅遊資訊也沒有幾多,其中「小印度」區域與附近的印度教清真寺已算是比較有意思的景點了。不過,這正好體現了馬拉松的好處——若非比賽在此,大概根本想也沒有想過要到這裡。

klang.jpg
巴生距離吉隆坡30多公里,不算遠,駕車大半小時可至。但樓價遠比吉隆坡便宜,故吸引到不少在吉隆坡工作的人在此居住。
CIMG2234-768x576.jpg
身為肉骨茶的發源地,當地人說在巴生的肉骨茶店數以百計。2016年曾經選過巴生十大肉骨茶,結果這家「永春」成功躋身十大。
klang2-768x392.jpg
▲星馬兩國肉骨茶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有別於新加坡的胡椒味,馬來西亞的肉骨茶藥材味濃,而且分乾濕兩種。我自己偏愛濕的那種,總覺得肉骨茶連「茶」也不見的話,實在怪怪的嘛。

二、馬來西亞的馬拉松

聽當地跑者說,大馬近年像中國那般泛起跑步熱,賽事數目按年增加。就賽事資訊網站ahotu Marathons所見,在2017-18賽季,馬來西亞有149場大小跑步賽事,其中全馬佔14場,超馬更多達22場。

以下這些較具名氣的,各位可有興趣一試?

cc9ab9564978e0da9a2ad2e339b3b5c2.jpg
吉隆坡渣馬:香港跑者對「渣馬」一定很有親切感,大馬版「渣馬」可會又想試試?不過,賽道末段爬坡頗多,似乎比港版的更加「魔鬼」!(圖:愛燃燒)
101831zwsaz6t697oypqy9.jpg
馬來西亞馬拉松:以國家命名,舉行的地點在首都吉隆坡。但看其網站,才知道這個新賽事是「一帶一路系列賽」的首站,隨後將會在阿聯酋、印度等一帶一路國家舉行。營運的,是來自大陸的智美集團。舉辦的日期,也碰巧是中國國慶。(圖:馬來西亞馬拉松官網)
20160111fb30s.jpg
▲布城馬拉松:布城距離吉隆坡40公里左右,這裡的馬拉松本來不為港人所知。但去年渣馬的賽事手冊封面,大有向布城馬「致敬」的意味,因而聲名大噪。(圖:中國報)

除了「西馬來西亞」,人口較少的「東馬來西亞」其實也有選擇:

20130825-111738-62939bd0b19336987bbf6d537655c54d.jpg
婆羅洲國際馬拉松:賽事於沙巴舉行,賽事最初在1984年舉行,後來在2008年復辦至今。獎牌的長鼻猴,是婆羅洲上的著名代表物種。(圖:愛燃燒)
42-b.jpg
古晉馬拉松:古晉也是近年不少港人會到的大馬旅遊點。其實「古晉」在馬拉話中就是貓,故該城有「貓城」之稱。2015年那屆,完賽獎牌更弄成貓頭形狀,相信是世上為數不多的貓頭型獎牌了,相信貓奴(例如我)對此一定很感興趣。可惜在2016、17兩屆,完賽獎牌已不再採用貓頭型設計了。(圖:running reporter)

東南亞國家長年天氣潮熱,肯定不利「造時間」。外地跑者不惜千里迢迢前往參賽,大概都是為了一份特別,想試試挑戰自己,或是領略半夜跑步的感覺。

此外,就今次所見,馬來西亞跑友頗為熱情好客。而當地華人不少都諳廣東話和普通話,溝通肯定不成問題,這都成了部份朋友前赴參賽兼遊覽的原因。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