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可以忘記嗎?

IMG_9172-1024x768.jpg

想說說幾天前在澳門的一件小事。

話說我們得到澳門跑團「約定跑」邀請,到當地與數十跑友小聚。先由我談書,再由蝦嫂談跑,再吃個茶點,在氹仔海濱休憩區一帶小跑數公里。雖然天陰陰,但這個下午,仍不失輕鬆愉快。

跑步時,我們理論上是希望大家試試easy run。雖然大家明白,easy run就像葡京的賭注,如何才算是「easy」真的人人不同。但既然是一起跑,那就姑且用相對慢的七分披走好了。這個速度,參加者大多應付裕如。邊跑邊談天,未幾,幾公里就跑完。

「你跑在後面?剛才好像不見你。」活動完後,我隨口問蝦嫂。

「是啊,不能丟下最後的幾位,」她回應。「團跑落在最後像是給人遺忘了的感覺,我到現在還很記得。」

故事完畢。

雖然有「利益衝突」,但她的答案,確是在我胸口像貼了暖包一樣,到現在一直發熱。

此刻我想到的,是N年前高考文化科董橋的一篇關於「零」的文章(我知道係好無厘頭),當中有談到李麗珊。不知怎的,萬千文章水過鴨背,但唯獨這篇,又或者應該說是下面這段,歷久未忘:

李麗珊當然經歷過無數次的「零」的挫折。她告訴《明報》記者說,剛學滑浪風帆的時候技術不好,有一次出海訓練天氣轉壞,風雨雷電交加,身邊沒有人,叫救命也沒有用。這時,她突然看到舅父的身影,不是來救她,而是要她自己搖回岸邊去。她於是一邊哭一邊搖,搖到筋疲力盡的時候才看到海岸。她今天回憶這一段往事,自然覺得格外有意義。她已經乘長風破開「零」的局限;她今後要記得的是當年獨自搖回「零」的岸邊的情景。

當然不是拿蝦嫂與奧運金牌選手相比,但身為她身邊的那位,我可以說,當天她覺得自己是個「零」的日子,她真的沒有忘記。

在FB在IG,跑照可以貼出來,跑量跑速也可以貼出來。但其實,有更多東西是無法貼出來:例如工作的壓力,例如跑友的私訊。

很多很多通勤的時間,她都用來覆跑友的各種關於跑步的問題。好想叫她不如休息一下,但最終我還是默默旁觀沒說甚麼。

我明白,一切的源動力,可能就是當初那份「零」的感覺。

跑者喜歡說「毋忘初衷」。這樣算不算是「毋忘初衷」呢?我不知道。因為初衷可能不只一個。記得這個,或許就會忘了那個。

例如最初跑步只為減肥,以前跑馬拉松本著遊玩為上,但現在?減肥已經變成為了跑步,馬拉松最著緊的已經變成了成績。

所以,與其說毋忘初衷,不如說毋忘跑步可以為自己、為他人帶來甚麼好的影響。

這裡說的,並不是甚麼大事。老實說,不是人人有能耐有時間有精力有必要去幹甚麼大事。

認真對待這項運動,努力認識這項運動,體會這項運動為你帶來的好處。哪怕是多到街上練跑,對初跑者多一點諒解,這些都稱不上是「大事」,但其實,人家看在眼裡,你都或多或少推動了一點改變。

某個朋友因為你瘦了健康了而去運動,很有可能他不會告訴你,所以你一輩子都不知道有這件事。但事實上,你確是已經影響了地球上一個人。

把時間用得其所,多做有意義的事情,減少無謂的怨懟,身體力行活得健康開心。如果有甚麼事情應該毋忘的話,我想大概就是這樣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