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仔吳伯忽然認罪,兼遭揭發其實拿取綜援多年。是耶非耶,有待跟進。不過,事件發展至此就是有點反高潮了。如今,開心的是傳媒,更開心的是似乎甩了難的周一嶽。支持者、圍觀者也許一哄而散,頭痕的,繼續是吳伯。
雖然現在事情的關注焦點極有可能轉變至社福範疇,不過,還請大家別忘了這趟吳伯「雞蛋仔門」是因何而起。
想起來吧,是法治問題。吳伯無牌賣雞蛋仔,若是於法不容,就應該依法檢控。但問題是,食環署有「選擇性執法」之嫌,一周三捕,罰完又罰,隔鄰老翻檔則可倖免於難。執法人員這樣做,難免予人「恰阿伯」之感。原是一件小事,因為執法不公,足可激起民憤,甚至進一步危害原已不堪的政府形象。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特區政府豈可不察。
所以,周一嶽實在不應高興得太早。吳伯有否騙取綜援是一件事,至於食環署人員有否選擇性執法,則又是另一件事。兩者並無衝突,吳伯即使失德,也不等於食環署人員「天下圍攻」的做法妥當。
相比之下,艾未未至今「被失蹤」凡兩周之譜,更見中共之不堪。吳伯認罪,也可能真的是於心有愧。那艾未未呢?竟然未審先判,一個以抄襲聞名於世的國家,竟然指控其國內藝術家「抄襲」,再加之以重婚、傳播色情等可笑「罪名」,實行砌得就砌,話知你。這樣的國家,試問有何法治可言?
或許食環署人員真的如電影《我愛香港》情節一樣,要為跑數而捉人,勉強算是有一絲可憫。那中共呢?除了財大氣粗還是財大氣粗,一副暴發戶嘴臉溢於言表,艾未未就因為不識趣的高調而成為祭旗對象。同樣是選擇性執法,中共相比食環署更為卑劣惡毒。
不知道艾未未還有沒有機會放出來,如果有的話,不妨赤條條的拿起一底雞蛋仔遮著重要部位吧。至少你「擋中央」時,尚能感到國境之南傳來的一絲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