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有緣人(Certified Copy)

《似是有緣人》是一部並不大眾化的歐洲片,在網上稍加搜索即可發現,評價甚為兩極。我不覺得這片非常好看,但肯定是一部很特別的戲,至少我未看過這樣的表達形式。

電影前半部,講William Shimell飾演的男主角是英國作家,為宣傳新書而飛到意大利Tuscany。新書發佈會過後,結識到影后Juliette Binoche飾演的女主角,便隨她駕車遊覽給譽為意大利最美之地的托斯卡納。作家男主角還強調,他晚上九點鐘就要趕火車。看到這裡,我無法不想起浪漫經典名作《日落巴黎》(Before Sunset),幾乎認定這將是個中坑加中女的翻版。

以為浪漫,卻兀然變調。咖啡店的女東主以為他們是一對,二人也將錯就錯不糾正。男女主角就忽然「鬼上身」似的,無聲無息地變成一對結褵十五年的夫妻,要慶祝結婚紀念日。女的,對男的,因其冷淡態度而諸多抱怨,延續電影開頭那神女有心襄王無夢格局。電影之奇,就正在此後半部。

戲名,也就是故事中男主角的新書名——Certified Copy,是極為著跡的點題。男主角在電影開首的那講座上,反覆強調拷本價值,認為拷本不低於甚至超越原作價值。伊朗導演Abbas Kiarostami就是想就這個概念,討論人世中的種種,如藝術,如愛情。

以前唸書籍辨偽學時,明白到偽書也可以有很高的價值。拷本甚至贗品,於其他領域,當然不會毫無價值。當然,大前提是,要仿製得好,能傳達出原作予人的感動,不能只是copy,必須是certified copy。導演故意把二人關係弄得撲朔迷離,目的也許就是希望觀眾思考「關係」、「名分」這些東西於一段感情上是否最重要。旁觀者清,街邊老伯淡然對男主角說:「她需要的,可能就只是你輕搭一下她的肩膊。」無論是初相識,還是十五年的婚姻,需要的同是那點關懷。

語言,在這戲也是不能忽略的亮點。男主角是英國人,女主角是法國人。起初二人以英語交談,後來關係「突變」後,即改為英法混雜,甚至自說自話,一邊英一邊法。這又是怎麼樣的暗示?起初男主角總是愛理不理,要遲到就遲到,講座上公然接聽電話也臉不紅氣不喘,又受到女主角的仰慕,當然是侃侃以英語交談。但後來,形勢逆轉,男主角變得愈來愈愁眉不展,說的英語愈來愈少,法語就愈來愈多。於我看來,這是感情上權力的指標。

網上評論很多都指「似是有緣人」這譯名爛得可以,但今次,我倒是有保留。香港這個譯名,固是有違原名Certified Copy的哲學味道,但卻不無道出了電影背後深意。天下情侶,似是有緣,卻有幾多可以參透情愛真諦?總的來說,這戲拍來成了霧中花,有人覺得美,有人抱怨看得不清楚。無論如何,花就在這,若能拈花微笑,那觀眾就似是有緣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