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也不能倖免,任內還是躲不過,觸發數以十萬計的人七一上街。首兩屆特首,都要經歷這樣的「洗禮」,看來下屆特首若能任內「平平安安」,已可列為政績一項。
昨天與二十二萬人一起「散步」,走到伊榮街與邊寧頓街那窄巷,酷熱難當,寸進亦殊不堪易之際,「開路!開路!」之聲,此起彼落。置身擁擠的人群中,時光彷彿一下子倒流,又回到七八年前那遍街黑衣白衣的壯懷激烈。人最多的三次遊行,都參與了,不能說是有幸,更確切的是可哀。八年了,當權者還是沒有從歷史汲收任何教訓。
悶熱的天氣下,等了又等,四五小時的路程,體力一點一滴的流失,心頭的疑問卻是縈繞不離。我不明白,何以政府——特別是林公公——笨柒如斯,想出人人喊打的選舉機制,還要挑六月這敏感時刻來粗暴地企圖通過?我不明白,何以解放軍要在六月三十日街頭曬馬?他們是否安穩得太不耐煩,非挑起港人怒火不可?
不過,大家心裡明白,這些也充其量是導火線。各自上街,或許都懷著不同的理由,然而究其根本,還不是不值這政府之窩囊,之遲鈍,之進退失據,之一味朝北奉承?多年來,甚麼觀察也夠了,大家都徹底知道,每遇事情,無分大小,特區政府都必然想出一個最差最混帳最超乎想像的辦法來處理。民怨沸騰,其實已是曠日持久,爆發只在朝夕。如今求仁得仁,滿意了吧?
半帶著懷念的心態走過即將不再的政府總部後,與一眾友人肆意燙著火鍋肥牛時,忽聽到電視新聞傳來那二十二萬的數字。論數字,曾蔭權也許還可以阿Q的認為沒董建華年代的不堪。然而,飯桌諸公一致認為,其實是更差才對——八年前,經濟不景之餘尚要碰上沙士瘟疫,董伯雖是不濟,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確是霉個透頂。如今,特區仰仗中國經濟實力,還有甚麼藉口?超過二十萬人還是要出來變相放棄long weekend,走個腳瓜痠軟,請問你們顏面何存?
手痛又好,腳痛也罷,請隨便找個理由,行行好,從速給港人滾蛋,你們這個「班子」,多留一秒也不配。
夜深,捨不得睡,抱著iPad在床上左點右看,瞥見電視直播,看見社民連的年輕人霸佔街道。坦白說,我不至於能完全認同他們的行為,若是有要事而受阻,我也肯定激憤難當。但一如友人所說的,從政府總部小山走下來那段路,往往是反高潮,算是身體力行的把整段路走完了,但代表甚麼呢。我們大部分人選擇「和平理性」,但足以嚇唬這眼盲耳聾的特區政府嗎?我不知道,但這批年輕人,始終是懷有一股我們也許嚮往而未敢擁抱的激情與理想。
我們這代香港人,沒有國家可以愛,沒有國家值得愛,但連愛香港這彈丸之地,也要愛得這般苦澀。大家的心都在淌血了,並無二致,大家都只不過希望未來的七一假期,是個享受艷陽,天倫共聚,想幹甚麼就甚麼的好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