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死不離三兄弟(3 Idiots)

 

看完《作死不離三兄弟》,已是夜深。與家妹步出電影院,她說,想把電影再看一遍。

同意。這齣,確是好戲。

印度電影,我看的不多,但每次看,都有不淺的震撼。由五十年代經典的《大地之歌》(Pather Panchali)到近年《止水上的浮花》(Water)都是。《作》其實已是兩年前的作品,香港國際電影節亦以《三傻大鬧寶萊塢》之名放映過,甚獲好評。當時錯過了,還好如今終於有緣一看。

若論主題,《作》那「有志者事竟成」式的勵志,其實很傳統。駕馭這類題材,如何不落俗套,正是難度所在。其成功,完全在於以遍地開花的幽默感,笑中帶淚地鞭撻印度社會不合理現象,例如貧富懸殊、教育僵化、家庭壓力等,都是全球觀眾無分疆域易生的共鳴。

《作》之幽默,並非廉價硬滑稽,而是可貴地透過技法滲透於全片。如表現貧窮的黑白鏡頭,又如寶萊塢式的歌舞,都充份表現了導演、剪接功力。遙控直升機那幕的忽然震撼,更是讓人擊節讚賞,難以忘懷的教材級鏡頭示範。

幽默不只於技巧,更蘊藏於對白。《作》對白幽默感之濃,足使全場嘻哈不絕。然而,此片笑位,不少源於印度語上的抵死啜核。要將之本地化,要成功地隔著喜瑪拉雅山來點中香港觀眾的笑穴,翻譯過程的殫精竭慮可想而見。香港大部份觀眾不諳印度語,但仍然無礙領會對白的神采飛揚,字幕翻譯值得香港觀眾不吝掌聲!

當然,此片不是毫無瑕疵,某些場景,如接生那幕便胡鬧得太誇張,主角藍丘頂包求學的過程也未免犯駁不清。而且,眼淚流得太濫,有失含蓄動人之美。然而,瑕未掩瑜,扣掉這些分數,《作》仍是絕對值得入場支持的佳作。

肝膽相照,作死不離。三小時內體會人生的五味交陳,竟似彈指而過。觀影快意稱心,莫過於此。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