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強扶弱,特別易惹人共鳴。受盡委屈,卻又富於傳奇的妓女,自古以來每每成為文學藝術的描寫對象。唐代霍小玉,宋代李師師,到今天的《金陵十三釵》。本來對張藝謀早已沒甚麼期望,看他花六億歌頌妓女,卻沒想像中的差。
整體而言,電影拍得極具張力,兩個半小時無甚冷場,可見技法成熟。鏡頭相當可觀,尤其是戰爭場面,細緻慘烈,甚具水準。爛船尚有三斤釘,這點我還會對張導投下信任一票。
演員稱職也是重要一環。男主角基斯頓比爾交出不少內心戲,女主角倪妮演的秦淮河名妓也是風姿綽約、楚楚動人。意想不到的是黃天元飾演的小男孩陳喬治相當搶戲,一看難忘。
相對遺憾的是劇情,妓女頂替女學生前赴日軍之約,如此英雌形象完全是建立於相當牽強的情節上。於生命朝不保夕的情況下,總有妓女甘於冒死,目的可能只為拾回一雙耳環、一絲琴弦。嘗試以甚麼「美的追求」去解釋這種情節,但始終說服不了自己。另外基斯頓比爾起初市儈庸俗,剎那忽然的悲天憫人,轉變劇烈得十分突兀。
總觀《金陵十三釵》,成績尚算不俗。至少節奏明快,沒有太多無謂的煽情,也沒有牽涉太複雜的歷史背景,一般大眾自然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