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德作賊

1931年,梅貽琦在清華大學校長就職典禮上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八十年後,在大樓建了又建的香港大學中,校長徐立之也在百周年校慶典禮後向傳媒發言。他說:「而家港大已唔再係香港嘅大學,香港大學係喺中國國土上一個國際大學,一定要喺中國有好重要的角色。」香港最高學府領導者說出這樣的話,不禁令人暗暗認同岳南的那句「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以同情的眼光看,徐校長的「原意」可能是「港大應放眼中國、放眼國際」。但為甚麼一個大學校長的話,需要我們以「同情的眼光」去「解讀」呢。只願這句話,不是洩露獻媚心態的freudian slip!

挑剔徐校長的話,苛刻嗎?是,是苛刻,但這是必須的苛刻。

管你是甚麼科甚麼背景出身,大學校長公開說的每一句話都代表著大學甚至整個地方的尊嚴。維護語言純正,大學校長絕對是責無旁貸。很多人失言都沒甚大不了,然而於大學校長,失言一次也是太多。

George Orwell在1946年發表的名篇〈政治和英語〉(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中說過:「我們思想愚昧,才使英語變得不堪入目,辭不達意。英語一旦變得粗枝大葉,就更使愚昧日益滋生。」(It becomes ugly and inaccurate because our thoughts are foolish, but the slovenliness of our language makes it easier for us to have foolish thoughts.)

如今,徐校長的話,不是暗表其投誠之心,就是反映其對語言的輕視。怎看,也象徵了淪落。

抗戰時期,物力維艱,梅貽琦含辛茹苦也要辦西南聯大,造就了一代學者憶苦思甜的回憶。今天,港大百年,冠蓋雲集,未來國家總理也來到賀,卻反而要把本已密不透風的象牙塔封鎖得更堅更牢,這又算是怎麼樣的大學?

惡搞,網民向來優而為之。但今次,意義有別。港大校徽換上了「亡德作賊」,正是以另類方式,表現著那笑不出來的揪心沉痛。

延伸閱讀:小奧私陸 港大唔再係香港嘅大學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