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勝客沙律吧回來了

勁!後知後覺,原來必勝客的沙律吧於樂富分店崔護重來,再現香江。

對上一次光顧必勝客的沙律吧,何時何地,已然忘記。有一次的經驗倒是深刻的:話說那次幾位中學同學與某老師聯袂前往,點了沙律,獲派小木碗一隻,該老師自告奮勇,拿起木碗就往沙律吧台跑,我亦隨後而至。砌砌堆堆之際,突發現老師也許餓得狠勁也來了,竟邊砌邊吃,還要一臉洋洋自得。正欲取笑其貪婪饞相之際,忽聞身後傳來一聲:「喂,唔可以咁架你!」回頭一望,原來一靚姐職員,面帶鄙夷,出言指斥。老師唯有賠笑道不是,落荒而逃。

沙律吧「只能拿一次」的遊戲規則,大家想必清楚。「一次的無限」這個充滿衝突的規條,實在太有魅力,引發不少人挖空心思,為開拓那「一次當中的最大可能」而日夜鑽研,以期與天比高,誓與物理定律抗衡,打下最傲人的沙律戰蹟。坊間砌沙律秘方,口耳相傳,早有所聞。及至必勝客於神州遍地開花,十三億人才果然非同凡響。沙律吧一朝登臨,「砌沙律學」即告發揚光大。大家只消搜尋「沙拉塔」,就可看到不少相當具創意且甚為駭人的圖片甚至論文!其中,〈必勝客沙拉塔堆疊方案分析資料〉一文即為其中翹楚,理論實戰並重,圖文並茂,故廣為流佈。

無意在此上綱上線,說甚麼橘越淮而枳,把這些現象歸咎於民族劣根性了。說不定,洋人也不乏「砌塔高手」(我懶得查找,若誰有興趣找到實證,敬請不吝相告)。想說的是,必勝客這個決定,我是歡迎的。

近年突然覺悟,飲食習慣大變,菜肉比例與往昔逆轉。獨自就餐時,絕大多數連肉也不碰(這點,相信平日與我一碰面就於飯桌上大開殺戒的好友們也許難以想象到)。自助餐中,相對生蠔魚生,沙律吧可說是斯人獨憔悴,但我卻對此甚感興趣。也不無遺憾的,沙律吧質素也與價錢成正比,款式繁多、食材新鮮的沙律吧,也只限出現於那些叫價甚高的五六星酒店餐廳中。價格相宜那些,乏人問津的沙律吧只會更加無人染指。

不可能常常光顧酒店,故出外吃飯偶爾碰到有沙律吧的,常能誘使我一破慳囊。雖然肯定不能和酒店相比,但也當是重溫必勝客那舊日好夢。如今,好夢可以再造一回,豈能不高興?香港這個城市,物質太過豐盛,餐桌上的葷也實在多得太可怖。所謂亞洲國際都會,素食也未能「與國際接軌」,別大吵大嚷好了。必勝客的沙律吧,難言會有甚麼好食材。但於香港如此肉城中,畢竟算是一方綠洲,好過冇是也。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