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地圖‧中產

想不到我也有買香港地圖的一天。

在香港,中原地圖之外,還有更為精美的google地圖。近來,連街景也可仔細近觀,所謂「臥遊」也不再是誇張之辭。

既然網上免費服務如此精彩,但我仍發現那些香港街道地圖冊,每年不但準時更新,更於書局中兩三棟的「拔地而起」,傲視同儕,威風凜凜地矗立於當眼處。不禁狐疑:真的還有市場?還有很多人願意為此花上百多元?

直到近來行山多了,才重新發現地圖的「價值」。「價值」二字,特意加上引號,自是一語雙關,且聽我慢慢說來。

郊遊地圖,有異於街道圖,顯示了等高線、地形、標距柱、路況等資訊,對行山者規劃路線、臨場察看均重要無比。這些資訊,暫時難於網上完整輕易搜得。再說,人在山上,過於依賴電子產品,亦屬危險不智。一張輕巧郊遊圖,實在是山藝愛好者不可或缺的盲公竹。價值之所在,此為其一。

另外想說的,則是售價。猶如斑塊飯價錢於特首,地圖售價於我也是一片茫然。到書局物色一張,翻來看去,還是覺得地政總署測繪處出版的最好,無論紙張之質料、資料之翔實,均遠勝同類產品。再看價錢,一句粗話不禁衝口而出——港幣六十二元——是我這種下人兩頓飯的消費了。大概是我無知,我雖知道百物騰貴,但卻想像不到一張紙,恕我這麼說吧,真的是一張質地稍好,能防水的紙,要我付上六十二元。

才剛和朋友行山,遇見一些長者行友,裝備精良,料想所費不菲。今欲購質優地圖以求自保,竟遭政府開天殺價。有說行山這活動,看來樸素,其實中產,如今信矣!

廣告

行山‧地圖‧中產 有 “ 6 則迴響 ”

  1. 政府出的要六十二元一本,不過質素好高,已經值得
    有某間公司出的地圖質素不堪入目
    不過正價都係要買六十多塊……

    1. 貨比三家後,質素高,認同,否則我也不會「落疊」了。

      稍不認同的,是你用的量詞——「本」。哈哈,若是「本」還好,最可恨的就是那真的就是一「張」大紙!(不過行山嘛,輕便要緊,輕便要緊……)

  2. 上次我帶的地圖是屬於郊游地圖﹐色彩豐富﹐資料翔實﹐雙面印制﹐足以應付一般郊
    游而我參加山藝課程用的﹐是另一種地圖﹐色彩單調得多﹐資料也十分簡潔﹐單面印
    制﹐但配以地圖套之後﹐可以方便在其上用筆和指南針定向﹐若真的迷路﹐憑這種
    地圖和指南針﹐可以確定自己位置。

    上次參加完山藝課程﹐一張地圖畫得花花綠綠的(但可以輕易用火酒抹去膠套上的筆
    跡)﹐特有滿足感。地圖上一點一線﹐山路水溪﹐經過實地仔細體驗﹐都變得饒有意
    義。

    上次我沒有用該地圖﹐因為我那張西貢東地圖不包括大灘郊游徑。行山鋪有賣﹐50元
    左右。

    行山絕對中產﹐牌子如VAUDE 和 VASQUE都不是大眾價格﹐我捨不得買﹐唯有pride myself on knowing how to say them﹐聊作安慰﹐我估用這些牌子的人都不大肯定怎麼唸

    looking forward to our next hike…

    1. 傳統地圖要買,閱讀地圖、定位等傳統知識要學,現階段我還是如此認為。

      每想到在荒山野嶺一下子不幸迷路,尚要乞靈於電子產品,場面真有夠滑稽。

      再說,行山就是要親近自然,一切還是簡約些好。錢花了,也不是頂壞的事,好讓自己多行幾趟,如你所言的,讓山路水溪教地圖在心內增值。

      Vaude、Vasque的讀音,我也不甚了了,期待下次會面指教指教!

  3. 如果用“張”做單位
    咁你嗰張六十二蚊的地圖未免太昂貴

    行山其實唔中產
    我有朋友一直無業+唔太積極搵嘢做
    佢都周不時通山跑

    1. 所謂「中產」,其實帶有幾分說笑成分。

      起初以為,行山就是在山上行走,能費幾個錢?後來興趣濃了,就想買更好的裝備,才發現那是所費不菲!你看,就如地圖,行山時你當然可以不帶,也或許可以無礙。但若你要帶,還要選張質優的,那就要付上62元的代價!

      當然,行山活動絕對是豐儉由人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